每日经济新闻

    “遇见未来”之吴显奎×会说话的肘子×马君丨科幻人是敲钟人,能大尺度思考人类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22 18:40

    每经记者 杜蔚  李蕾    每经编辑 彭水萍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正在成都火热举办,《每日经济新闻》推出科幻名人与基金经理的跨界对谈。希望更多作家能在现实中汲取创作灵感,而投资人则能在科幻想象中发掘潜力标的的影子。

    当50后的科幻元老、首届银河奖得主吴显奎遇上90后的网文大神、新生代银河奖得主“会说话的肘子”,他们将产生一场怎样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

    1979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的吴显奎,现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他曾当过大学副校长、地方政府副市长;“会说话的肘子”是阅文集团白金作家,曾获茅盾新人奖,凭借《大王饶命》《第一序列》《夜的命名术》等坐拥海量粉丝。近年来科幻网络文学飞速发展,频繁获得主流奖项认可。10月19日,在第34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上,有9部阅文网文作品入围,其中《我的治愈游戏》获最佳原创图书奖,《隐秘死角》获最佳网络文学奖。

     

    当吴显奎、“会说话的肘子”,这两位科幻小说作家碰上了长期深耕科技赛道的银华基金基金经理马君,跨领域交流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讨论未来与现实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科幻氛围显著提升,读者群壮大助力作家增收

    NBD: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大家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和期待?

    吴显奎:申办世界科幻大会是中国科幻迷的梦,我陪伴中国科幻44年,一路走来见证了几代科幻人的努力。2017年11月,我受科幻界的委托发布了成都科幻宣言,在中国首次提出成都要申办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经过5年多的努力,终于梦想成真。

    科幻小说《勇士号冲向台风》1986年获首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图片来源:豆瓣) 

    会说话的肘子:过去科幻题材在我国比较沉寂,作者少、读者也少,作者的商业化链条并不完整,导致整个国内几乎看不到科幻改编的影视作品,所以整体科幻氛围很低迷。而现在,因为举办了世界科幻大会,读者和观众的关注度和喜爱度都在上升,让我明显感觉到大家对科幻更加热情,这是我们所有从事科幻创作的人最想看到的。而整体科幻氛围的提升,将提高更多科幻作者的收入,支持我们坚持写下去。

    马君:我觉得这次科幻大会,就是对我们中国人原创力和创新力的一个重要认可。从投资上来说,科幻发挥了大家的想象力,想象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关键。我们看到,现在科技的发展是把以前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变为了现实。当然,科技的进步也在推动着科幻的发展。目前从文学到电影传媒,都有科技进步的推动;而科幻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一定会带来科技的巨大进步,同时指引我们的投资方向,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场盛宴。

    NBD:成都在营造科幻文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吴显奎:除了2017年发布成都科幻宣言外,成都已召开6届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我们还有三大奖项:1986年设立的中国科幻银河奖,2010年设立的华语科幻星云奖,2017年设立的未来大师奖。这些奖项为培育科幻文化起到了引导性作用。

    2018年11月,我们成立了银河科幻联盟,由全国105家科幻机构、科幻迷和知名作家共同发起。同时,为培养本土科幻人才,我们实施了四川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千人计划,我们已先后培养了5年,刚刚把第十期培训完毕,共计培训了1000名科普科幻爱好者,希望实现科幻向科幻作家转换。此外,还建成了幻味十足的成都科幻馆,我们还有专门进行科幻影视制作的中国西部硅谷研究院。把这些叠加在一起,能看出成都发展科幻文化的良好氛围。

    NBD:成都应该如何吸引、挖掘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幻人才?

    吴显奎:科幻产业首先就要有科幻人才,应该像国家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那样去吸引人才,比如设立科幻奖励基金、给予优惠税收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这样就能支撑起更多科幻研究机构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创作奔向“硬核”,科幻人能大尺度思考人类未来

    NBD:从创作者角度来看,中国科幻有何独特之处?

    会说话的肘子:与国外科幻作品相比,中国的科幻更偏爱宏观叙事,也更偏重对社会、对人文的思考,而且作品里面蕴藏的人性表达会更加乐观。从作者角度来讲,过去网络文学里面的科幻很多是伪科幻,披着科幻的皮去讲玄幻的故事。而近几年出现的作品,慢慢偏向硬科幻,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表达的东西有更多人看到,如果没人看就会慢慢消沉下去。

    会说话的肘子的部分代表作(图片来源:豆瓣) 

    吴显奎:我也非常倾向于写硬科幻,硬核科幻是建立在现有的科技发明、人们认知基础上的,对未来进行推演。

    NBD:如何平衡故事中科幻想象力和未来科技的设定?

    会说话的肘子:我对自己的要求,一是实用性,因为科技进步非常快,我们能想象到的东西也很多,但是实用性是我们人类进步、民用科技进步的基石,如果绕开了实用性,很难被读者认可。

    二是人性,这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的惰性,2004年我曾跟朋友说,“这辈子一定会有一个行业把我们想吃的东西送到我们家门口,因为人的惰性能催生这个产业”。另一个是,资本的需要也会催生很多科技。我曾想过,在未来我们的衣服会变成五彩斑斓的柔性LED显示屏幕,你想显示什么图案就显示什么,它一开始的诞生可能是因为时尚,但当你身上的图案可以随意控制的时候,一定会有资本想把你身上的图案变成它的广告。

    NBD:科幻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吴显奎:科幻需要三大基石:文化基石、事业基石和产业基石。科幻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而科幻人更多是发挥一个懒蚂蚁效应,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会更加深入,承担的是敲钟人角色。作为敲钟人的科幻人,我们能大尺度的思考人类的未来。科幻能推动追问、推动考察,自然可以推动科技发明,推演人类的走向。

    NBD:当科幻中的科技来到现实,人们该如何面对?

    马君:科幻文学的创新性肯定会引领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投资中也会遇到这种问题,比如2015年到2017年的VR投资热,这其实属于元宇宙概念,而科幻小说早在1992年《雪崩》中提出了。我们直到20多年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这项技术。

    我们正在往6G方向走,网络技术会更强,它是一个信息的高速公路。包括今年上半年以来,涨势一直比较好的人工智能技术。资本市场在接受一项新技术时,通常一开始时会把未来场景的预期打得比较满,但是产业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股票波动相对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投资者热衷给科技高溢价,认为科技是引领我们经济往前发展的重要引擎,所以大家热情高涨,才会给科技这么大的估值。

    我相信,随着科幻给大家进行的科普和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也会对科技的发展以及我们投资的接受度产生引领作用。AI对我们办公效率、影视游戏的制作效率提升非常切实,但我们也需等待这些应用的落地。

    人工智能无边界,但独立人格的AI暂时不会诞生

    NBD:科幻小说在预测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方面有何独特之处?小说的哪些科技最具创新性和吸引力?

    会说话的肘子:可能我们作者的科学素养不如科学家,但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想象力非常丰富,且受到的局限小。在科幻小说中,我觉得最具吸引力的是元宇宙虚拟世界。我希望有一天,能在虚拟世界中做极限运动,去滑雪、高空跳伞等。

    NBD:AI能帮助投资吗?

    马君:智能投顾和智能投研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方向。目前我们基金公司,包括我们的代销机构已经尝试如何能用上述技术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其底层逻辑是,我们通过挑选行业或者是个股来组建一个股票组合,然后让大家盈利。同时,我们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的模型来开始做投资,而且我们发现AI的模型策略产生出的投资结果相对比较理想,我们也在用到一些产品上。只是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可能大比例采用这些策略,目前来说还有一些风控上的限制。

    NBD:科技板块当前的投资价值如何?哪些细分领域和赛道有新机会?

    马君:科技进步是引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能比较受投资界的关注。第一个是世界前沿的科技,当海外龙头大软件落地,后续一些小的个性化软件遍地开花的时候,将产生一波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和软件方面的大幅投资机会;第二个是我们的国产替代,这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第三个跟人的健康有关,比如,我们医疗的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我认为这也是属于科技领域的。此外,包括脑机接口和高端制造里面的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紧密跟随的。

    具体到AI投资,我们也关注几个方面的机会:第一是即将落地的大型办公软件,第二就是模型。目前比较期待的是软件方面文本和图形模型的应用,关注这些应用能否按时商业化落地、卖出好价钱,能否让下游支付的企业很好地提高效率等等,软件方面的进展一定会引领硬件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一是软件的齐头并进,二是硬件的国产替代,长期来看都是可以期待的机会。电子产业已低迷了一年多了,从我们周期的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有可能迎来一个爆发。

    NBD:AI的边界在哪里?

    吴显奎:科学技术是加速度发展的,如果按照加速度公式的理论,AI技术的速度应该非常快,它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是没有边界的。

    会说话的肘子:科学怎么会有边界?AI绝对无法用边界来衡量,因为我们根本不能确定当一个真正的AI生命诞生时,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比较倾向于AI的智能发展不可能停下来,它会极其快速地向前发展。

    关于AI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我的态度是短期悲观,长期乐观,我觉得暂时不会诞生有独立人格的AI。科技进步总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所以未来经过一些短暂变革,长期还是美好的。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央第十五巡视组进驻中国邮政、招商局集团

    下一篇

    灯都中山古镇灯博会开幕 14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