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因为人形机器人吵起来了
◎近日,创投圈因人形机器人引发热议。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公开表示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因其商业化路径不清晰。这一言论遭到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反驳,张颖认为该赛道未来一定能诞生大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这场争议反映了投资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不同看法,但该赛道仍是投资热点。尽管存在分歧,业内普遍看好人形机器人在科研教育、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的潜力。
多家基金公司官宣更换“掌门人”,原国联基金总裁黄震出任华润元大基金总经理
◎3月以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高管变更的小高峰,涉及26家基金公司,总人次达45人。◎变动背后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下,公募机构通过人才流动优化管理效能或寻求差异化发展。
什么情况?又有科创综指相关基金延长募集
◎3月28日,南方基金将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募集期延长。同日,嘉实基金公告延长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募集期。而在不久前,汇添富基金也将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募集期延长。◎昨日,多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和场外指数基金获批。截至目前,已有40余只科创综指相关基金上报,已发行产品规模超200亿元。
首批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正式拿到批文,即将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3月27日,首批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正式拿到监管批文,即将发行。据证监会官网,首批上报该类指增基金的包括大成基金、博道基金、安信基金、国投瑞银、华商基金、泰康基金、国联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富国基金、博时...
公募REITs供需两旺,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上周能源和仓储物流板块领涨
◎当前,公募REITs处于供需两旺状态,二级市场上周表现强劲,中证REITs(收盘)指数上涨1.07%。其中,能源基础设施、仓储物流板块表现突出,华泰南京建邺REIT等三只产品领涨。◎行业政策方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
独家还原明讯科技与同创伟业风波始末:千万回购款背后疑云待解
◎近日,明讯科技董事长吴凌峰实名指控同创伟业逼迫企业偷税漏税等行为,同创伟业否认并报案。◎2020年,明讯科技完成第二轮融资,吸引宁波霍普参与,双方签署协议,若明讯科技未如期上市,吴凌峰需回购股份。2024年,明讯科技触发回购条款,双方因利息支付产生分歧并对簿公堂。◎近年来,创业者与投资机构之间的回购纠纷逐渐增多,律师建议创业者审慎对待对赌条款,资本应更有耐心,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加强规范和引导。
易方达管理团队再微调,刘晓艳出任董事长
◎近日易方达基金公告其管理团队的最新调整,原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正式出任董事长,执行总经理吴欣荣接任总经理。
每经热评︱基金经理跳槽常态化 避免“人走茶凉”需强化团队实力
基金管理人需要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优化考核机制,提升平台化管理能力,以更稳健的方式应对人才流动带来的挑战,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回报。同时,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基金经理的更替,更加关注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和长期业绩表现,避免因个别基金经理的变动而作出短期化决策。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大动作来了!让利投资者,这部分费用改由管理人承担
◎3月19日,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自3月21日起,旗下部分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将由基金管理人承担,不再从基金财产中列支。◎此举旨在降低投资者理财成本,涉及产品包括ETF、普通场外基金等多类型指数基金。◎目前全市场约700只指数基金受影响,规模达3.2万亿元,调整后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9.6亿元成本。
亚洲首批美股个股杠杆与反向ETF来了,涉及英伟达、特斯拉等热门美股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亚洲首批美股个股杠杆与反向ETF要来了。记者从南方东英了解到,该公司将于3月24日在港交所上市亚洲首批9只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杠反产品),为投资者在亚洲交易时段提供便捷的美国热门股票交易或对冲工具。具体来...
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双双官宣:国泰君安成为公司主要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3月17日晚间,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双双发布了关于公司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经证监会核准,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自本次吸收合并交割日(即2025年3月14日)起,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承...
公募REITs市值重回1800亿!全国首个启动常态化REITs储备征集的城市出现了
◎上周,公募REITs二级市场延续高位震荡行情,市值重回1800亿元大关。◎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基础设施REITs意向储备项目。支持注册地位于北京市的各类市场主体申报。
什么情况?又有2只基金发行失败,均募满3个月
◎刚刚过去的周末,信达澳亚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分别宣布旗下两只公募基金发行失败,加上此前募集失败的兴华兴盛纯债基金,年内已有3只基金募集失败。◎尽管今年A股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结构性行情驱动,公募基金发行整体呈现回暖趋势,但部分产品因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基金经理经验不足或过往业绩不佳等原因仍遭遇发行失败。
华商基金权益老将周海栋离职,公司2000万元自购旗下多只主动权益产品
◎3月12日,华商基金宣布旗下多只产品变更基金经理,原基金经理周海栋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转任其他职位。◎周海栋在华商基金任职15年,管理8只产品,总规模达293.47亿元,其代表产品业绩优异。接任者包括童立、余懿等多位资深基金经理。◎同时,华商基金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多只产品,展现对公司投资能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