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直击股东大会丨华润微总裁李虹:重庆12英寸生产线主聚焦功率器件,深圳主做集成电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22 16:49

    ◎5月19日,华润微举行2022年度股东大会。华润微重庆12英寸厂建成投产及产能爬坡后,是否将缓解功率半导体供应紧张情况?会上,华润微总裁李虹对此回应:“肯定会有所缓解,但国内高端功率芯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需要依靠海外进口。”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文多    

    5月19日,国内IDM龙头企业华润微在无锡举行2022年度股东大会。

    华润微目前拥有三条6英寸生产线、两条8英寸生产线。两条12英寸生产线其中一条已通线,一条正在建设,分别为重庆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深圳12英寸特色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重庆12英寸生产线规划月产能3万片,深圳12英寸生产线规划月产能4万片。

    2022年,半导体行业从“缺芯潮”转为“砍单潮”,但功率半导体,特别是IGBT芯片依旧紧缺。华润微重庆12英寸生产线产能爬坡后,是否将缓解功率半导体供应紧张情况?

    华润微总裁李虹就此问题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表示:“肯定会有所缓解,但国内高端功率芯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需要依靠海外进口。”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紧俏的功率半导体

    尽管2022年芯片行业整体为下行周期,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市场的发展,功率半导体相对景气,IGBT作为新能源汽车、光伏的核心零部件,需求有增无减。华润微车规级碳化硅MOS和碳化硅模块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去年集中发布了先进低压沟槽MOS/SJ MOS/IGBT/SiC和模块系列车规级产品,通过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应用结构转型,工控、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占比达到70%。

    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龙头,当属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因此,也有投资者问到华润微与英飞凌的差距。

    李虹表示:“实事求是,很多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都是把英飞凌当作标杆对象。应当说,在规模上、在技术上(跟英飞凌)有一定差距。但是,国内企业也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高压Super Junction(超结MOSFET)、低压沟槽MOS、模拟器件等方面。”对于IGBT芯片,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使用量哪个更多?对此,华润微董秘吴国屹表示:“(光伏)新能源会稍微多一点,但是车的(需求)增速会比较快。”

    此前,记者在跟逆变器厂商交流时曾了解到,海外大厂将产能从光伏用IGBT转为新能源汽车用。吴国屹表示:“光伏属于工控,因为车用IGBT对产品性能要求更高,所以价格更高、利润更好。”

    那么,若英飞凌这种功率大厂从光伏转为车用,是不是将给华润微等国产厂商留出(光伏IGBT)发展空间?吴国屹表示:“现在华润微电子IGBT已经进入光伏,车用也在推进。”

    在一份投资者活动记录表中,华润微表示,公司进一步加大IGBT工艺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系列以及模块产品规模上量,同期开发高电压段、高端IGBT产品,推动智能电网等高端应用领域客户验证。加快光伏、储能、工控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持续突破,有序推进IGBT车规级产品进入汽车电子核心应用。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两大新厂陆续建设

    作为国内知名IDM厂商,华润微也在积极投建新厂。华润微表示,2023年重庆12英寸生产线和先进封测基地产品线进入上量爬坡阶段,深圳12英寸生产线全面开工建设,这些重大项目都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前,有多家厂商表示将会建立新厂并对新厂进行具体分工,那么华润微对旗下两座工厂是否也有分工呢?李虹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肯定会有的。重庆(生产线)主要是聚焦功率器件,比如MOSFET、IGBT等等,从中低压到超高压。我们深圳主要做模拟集成电路,两个工厂没有冲突,专业化管理,共同发展。”

    虽然行业受消费电子萎靡影响,但华润微受益于其IDM商业模式及产品结构和应用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满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成祥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北师大教授潘峰华:动辄几百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很多投资效率并不高

    下一篇

    天奇股份: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机器人用减速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