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久科技千万投资资金流向成迷:实探标的宁波红隼,注册地整栋楼无公司入驻
◎恒久科技通过第三方签订担保函的方式投资了宁波红隼,记者走访宁波红隼的注册地址,却发现注册地整栋楼无公司入驻。
直击SNEC|光伏与储能“齐飞”,厂商竞发新品,会场人潮涌动
◎5月24日-5月26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上一届展会已是两年前,叠加光伏、储能行业的火热,此次SNEC尤其火爆。◎在5月24日下午举行的蜂巢能源发布会上,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专业机构预测,截至目前有近9万家企业切入储能赛道。而如何降低储能成本、确保储能极致安全,成为储能发展的两大门槛。”
专访赛伍技术董事长吴小平:希望打造平台化公司,2022年 15%销售额来自非光伏材料
◎目前,N型组件方面仍是TOPCon占据主流,那么随着“三减一增”技术的发展,HJT是否有机会“逆袭”呢?而当下市场上光转膜只有赛伍技术率先供货,HJT倘若逆袭,是否有助于赛伍技术的业绩释放?
如何看待价格战?新能安研发总监袁庆丰:储能行业要健康发展,不能只看首购价格成本
◎对于储能市场未来发展,朱岩松认为:“储能运用场景多样,其中最具市场活力的用户侧储能需求正在快速启动。在海外,地面电站储能及家庭储能需求大增;在国内,工商业储能也在2023年逐步升温。”
对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新玩家
◎就新玩家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刘汉元表示:“很多投资人看好这个行业,有其合理性,有其必然性,大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他们。同时,这也会增加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度。”
直击股东大会丨华润微总裁李虹:重庆12英寸生产线主聚焦功率器件,深圳主做集成电路
◎5月19日,华润微举行2022年度股东大会。华润微重庆12英寸厂建成投产及产能爬坡后,是否将缓解功率半导体供应紧张情况?会上,华润微总裁李虹对此回应:“肯定会有所缓解,但国内高端功率芯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需要依靠海外进口。”
直击业绩说明会 | 复旦微电总经理施雷:今年一季度存货大幅增加系备货所致
◎复旦微电董事长蒋国兴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和数字通信市场对FPGA需求旺盛。公司关注到了市场的动态、客户的需要。在FPGA和PSoC方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公司同时也启动了可转债工作,在FPGA和PSoC方面是重点投入。”◎对于今年一季度存货增加,复旦微电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施雷表示:“存货大幅增加原因,(是)存货中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均增加,公司为了保障客户持续需求增加包括FPGA等产品的备货所致。”
“光刻巨人”如何培养人才?ASML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透露了这几点
◎王洪瑞表示,在看人的时候,ASML可能跟有些公司不太一样。ASML讲究目光长远,希望员工来了之后做他真正热爱的工作,能够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新员工入职,通常前8个月,都是在学习。一个新工程师要培养起来,需要12~18个月,才能跟着公司工程师去见客户。
露笑科技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碳化硅衬底片去年卖了62万元、今年一季度卖了222万 未披露产能利用率
◎露笑科技回复称,一方面,由于处于快速发展期,碳化硅行业具有技术迭代升级快(从多线切割到激光切割,从6英寸衬底到8英寸衬底)、场景应用变化快的特点,业务拓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尚未形成固定的客户群;另一方面,由于器件验证周期长,优化晶体制备的工艺有时难以快速应用,增大了研发的不确定性;再者随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产能扩张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市场环境随时会发生变化。
直击股东大会 | 双良节能董事长缪文彬:还是光伏行业“新兵” 不会马上投电池片
◎双良节能董事长缪文彬表示:“对于双良而言,我们刚进入(光伏)赛道,首先还是希望能够在硅片领域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竞争优势。”◎相对于分布式,地面电站增速如何?双良节能董秘王磊称:“我觉得今年的增速肯定比分布式要快。分布式现在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包括山东某些地方出现负电价。分布式的安装,可能阶段性到了一个高点。此外,无论异质结还是TOPCon,包括182、210这些大尺寸,都比较有利于地面电站的组件安装。”
“空中出租车”要来了? 时的科技CEO黄雍威:预计三年后取证 eVTOL商业应用会快速发展
◎“很多科技产品的落地,大家都觉得很遥远,但有时候却突然来临,比如AI在今年突然爆发。我们这种科技创新从业者,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它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然后到一定的时间点就会爆发。其实电动车也是类似。”黄雍威感叹道。
直击股东大会|多晶硅价格下跌会否影响建设计划?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成本低,仍有利润
◎5月11日午后,合盛硅业(SH603260,股价70.25元,市值830.50亿元)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现场,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表示:“今年年底多晶硅达产有40万吨。目前全国最大的当属通威,为35万吨。虽然通威后续也在增产,但今年无法达产。因此,等到明年一季度,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我们多晶硅产能是最大的。”
直击业绩说明会丨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40、28纳米节点已恢复满载
◎中芯国际填产能最大的型号,一定是来自于手机、消费电子、智能家庭等等。现在智能家庭是有回升的,但手机和消费类并没有回升。
中芯国际新建四大工厂主要做什么?赵海军这样说
5月12日早间,在中芯国际(SH688981,股价55.05元,市值4362.2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联席CEO赵海军表示,公司的新厂将各有侧重。其中,中芯深圳主打高压驱动、摄像头芯片和功率电子。中芯西青主打模拟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