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观察,目前临床上的“二阳”患者很少,占比不到10%,大部分是未感染人群“首次感染”。
◎李侗曾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明确、明显的证据显示XBB.1.16导致的结膜炎发生率高。因为原始毒株、奥密克戎毒株也有导致结膜炎的现象,还需更多数据和样本量才能佐证XBB.1.16导致结膜炎的发生率更高。
每经记者 林姿辰 陈星 每经编辑 陈俊杰
近日,不少网友晒出抗原检测阳性的图片并声称“二阳”,相关话题被推上微博热搜,新冠二次感染的人数多少、症状轻重、药物储备、疫苗接种等问题备受关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4月以来,钟南山、吴尊友、张文宏等多位传染病专家就新冠二次感染公开发表观点,其中既包括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趋于结束、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对人类的威胁已经不再那么严重等趋势预判,也包括疫苗接种保持人群对新冠感染的高免疫性、做好药物储备等应对建议。
4月24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观察,目前临床上的“二阳”患者很少,占比不到10%,大部分是未感染人群“首次感染”。居民个人储备药物时,应以对症治疗的非处方药物为主;“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时,优选国产新冠mRNA疫苗和4价重组蛋白疫苗。
近期,有多地网友在网络上称出现“二阳”情况,甚至有的出现了全家“二阳”。该话题火速登上热搜,并引发关于新冠感染第二波是否来临的讨论。记者注意到,有网友表示,自己这次出现症状距离12月中旬的“首阳”仅有3个多月,与之前的主流说法——“一般‘首阳’后至少半年才会出现再次感染”的说法相左。
另外,记者查阅中国疾控中心数据后发现,近期的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抗原检测阳性率有轻微上升,但从整体数据来看,整体感染病例数相较于去年12月的高峰仍有明显下降,且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
具体来说,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23.6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1.8%。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从变异株情况来看,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416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58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6.2%)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29.8%);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那临床上“二阳”患者的数量变化如何?据李侗曾观察,目前临床上二次感染的人群比较少,从国外的经验判断,二次感染一般在首次感染后至少10个月才会明显增加,半年内二次感染人群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这一轮感染的人群中应该有80%是初次感染,真正的二次感染人群应该不到10%。”李侗曾说。
他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即冬春季节,二次感染的人群可能会再增加。但由于国内的初次感染人群多是在接种疫苗的基础上继发感染,比单纯感染或单纯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持续保护的时间也更长。
据钱江晚报综合报道,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也表示,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新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应对前一波病毒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值得注意的是,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首次监测到XBB.1.16毒株,共监测到15例,本周已增加到42例。
XBB.1.16是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民间取名“大角星(Arcturus)”。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国目前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XBB.1.16近期占比上升。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也有所增加。
有新闻报道称,与此前已经出现的奥密克戎变种不同,XBB.1.16感染者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结膜炎(或称红眼病,特征是眼红、有沙砾感并伴有瘙痒)。在印度,一些感染XBB.1.16的儿童出现眼睛发痒的情况。印度儿科医生、印度儿科学会免疫委员会前主席Vipin vashishtha博士上周表示,这是一种不常在其他新冠病毒变种中注意到的症状。
但是,李侗曾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明确、明显的证据显示XBB.1.16导致的结膜炎发生率高。因为原始毒株、奥密克戎毒株也有导致结膜炎的现象,还需更多数据和样本量才能佐证XBB.1.16导致结膜炎的发生率更高。
海南特区报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蔡卫平提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本就容易出现结膜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侵染人体细胞,眼睛中的角膜、结膜细胞上有ACE2受体,完全可以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最近眼睛不舒服,切记勿揉眼。
除结膜炎外,李侗曾表示,XBB.1.16基本延续了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高,但致病率、致死率低的特点。目前暂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报道,也未见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报告。
4月21日,国家疾控局也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在2023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我国新冠/优势毒株与邻近的日本、韩国有所类似,但和全球其他国家的情况有明显差别,比如在某一周内,XBB系列毒株在北美、欧洲、非洲等地区占有绝对比例,国内新冠毒株构成仍以BA.5.2.48、BF.7.14、DY.1等为主。但如果国际交往进一步扩大,必将导致XBB毒株在国内形成优势毒株控制。
张文宏在前述论坛上呼吁“做好药物储备应对二次感染”。
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并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李侗曾则表示,对于普通人而言,适量储备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即可,如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物、抗原试剂等。抗病毒的药物更应该由医疗机构来储备,并且应当提前储备。
他还强调,无论是已经发生过感染的人群还是已经接种疫苗的人群,半年后抗体水平会下降,感染风险会有所增加。因此,接种第四针加强疫苗对于加强抗体水平仍然有重要作用。
李侗曾表示,目前推荐的疫苗接种组合仍然是异源接种,其中国产mRNA疫苗和4价重组蛋白疫苗有针对奥密克戎的抗原成分,因此对奥密克戎的防护作用会更明显。“对于老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因为其本身年龄在增长,基础疾病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不管是二次感染还是多次感染,都有发展成重症或危重症的风险,这部分人尤其要提高防护”。
但补种疫苗也有时间限制,蔡卫平提醒,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新冠高峰时期的感染者,暂时无需接种疫苗;至今未阳的人,最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董小平表示,新冠逐渐从引起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变成了可能散发的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走向流感化。未来新冠疫苗开发的几个要点包括广谱/多价疫苗,快速疫苗株构建/疫苗生产管线、原型疫苗审批/批签发、鼻腔/吸入方便高效投递、发病/职业高危人群使用。
记者注意到,受到新冠二次感染的话题热度带动,港股相关医药概念股延续上周五涨势,24日再度集体上涨。截至24日收盘,三叶草生物(HK02197,股价1.95港元,市值25.22亿港元)涨超10%,先声药业(HK02096,股价10.10港元,市值268.70亿港元)涨超6%,山东新华制药(HK00719,股价7.17港元,市值48.32亿港元)涨超5%,阿里健康(HK00241,股价5.75港元,市值777.48亿港元)、康希诺生物(HK06185,股价41.15港元,市值101.83亿港元)、中国中药(HK00570,股价4.27港元,市值215.03亿港元)、歌礼制药(HK01672,股价2.68港元,市值29.14亿港元)、石药集团(HK01093,股价8.18港元,市值976.14亿港元)涨超3%。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1432143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