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提质的时代。2022年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成渝金融法院的决定》,这是继上海、北京之后,中国成立的第三家专门的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的设立,能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加专业集中地化解该区域金融纠纷,提升金融法治水平;而金融法治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必然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确定成渝金融法院落户重庆渝中半岛后,重庆市及渝中区政府决定利用包括四川美丰银行旧址在内的五栋既有建筑与1栋新建建筑组成金融法院建筑群,对传承城市文脉、深化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实践经验
1935年建成的四川美丰银行,由杨廷宝先生设计,是一幢现代装饰主义风格建筑。该建筑2013年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过去80余年中,这座建筑曾经历4次不同程度的修缮和改造,但因未强调原真性保护原则,已使其流失了许多历史信息。与四川美丰银行旧址一并纳入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的还有紧邻新华路的另外3栋历史建筑,均建于20世纪40年代,是抗战时期的建筑遗产,被纳入重庆优秀历史建筑名录。该组建筑因年代久远、战时设计、建造标准不高、缺乏妥善维护、经历多次改造或加建等原因,建筑破损严重,既反映出建筑生命周期的变化,也是小什字金融核心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从繁盛到衰落历史演变的写照。
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原重庆市银监局办公楼位于四川美丰银行北侧,是一座平街以上十六层并下吊四层裙楼的现代高层建筑。此次活化利用,除对其空间布局和流线进行适应金融法院功能需求的改造外,建筑立面形式也有较大改变,使其与整个建筑群和周围城市环境更加和谐统一。
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金融法院由办公、法庭、相关配套实施以及布置于美丰银行旧址的金融博物馆等组成,其中不少功能空间对建筑尺度、跨度及室内高度等有较为明确和严格要求。因此,需要在既有建筑中针对原有建筑等级,对活化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梳理、界定和统筹安排,明晰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和空间需求,通过对既有建筑空间的分析、整理,推演出新建建筑的空间体量和布局需求,将新旧建筑有机结合,使历史建筑群成为承载金融法院完整功能的载体。山地空间的特质决定了设计不可以通常的空间理念思考和处理城市与建筑群的关系,而需要通过建立立体复合的交通组织方式,使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项目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建筑、城市道路与内院空间等不同场地标高,以及平街层和吊层出入的不同方向,分别设置办公、公众、观展等互不干扰的流线,并保持各出入口的独立性。在法院内部,也通过立体复合方式组织与串联法院内部各功能单元,使该建筑群在有机融入城市整体的同时也保持自身的协调性与合理性,从而将山地复杂的交通组织难点转化成为解决复杂功能的优势。
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主要成效
金融法院选址落户渝中半岛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成因。自重庆开埠至抗战时期,在小什字片区的弹丸之地,最鼎盛时有愈百家国有与民营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时至今日,这一区域还保留有川康平民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四川美丰银行等不少银行旧址,见证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什字地区作为战时首都金融核心区的辉煌历程。如今成渝金融法院落地渝中区这一举措,既是为城市功能的产业深化提供助力,也是对金融区历史的一种时代回响。
组成成渝金融法院的建筑群既地处重庆城市核心区,又位于复杂的山地环境中。要在如此逼仄的空间中布局一座现代化金融法院,不仅需整合、统筹原本独立的建筑空间与功能流线,协调新建与既有建筑的关系,还需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不同等级和限制条件,处理相关技术问题。为此,设计通过确定功能定位、整合功能布局、梳理复合立体流线、优化空间结构、协调建筑之间及建筑群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形式和色彩关系等,重塑历史地区的新形态,延续历史建筑新生命。
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
成果亮点
项目已于2022年8月交付使用。金融法院建筑群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设计涵盖了从城市空间规划到建筑环境设计,从内外空间到建筑细部等种种细节的考虑,使这一建筑群落通过功能、空间、形式、色彩等诸多方面的整合,最终呈现出金融法院与城市环境的整体有机性和建筑群自身的整体协调性,以及建筑群体在形式语言叙事上的完整性。让这个走过近百年的城市区域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表现出对城市历史的极大尊重,彰显出敬畏历史文化的态度和精神。
案例所属机构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