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各地既要促消费 也要“快准实”助企纾困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5-19 22:25

    每经评论员 余蕊均

    2022年稳消费压力不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4月同比下降11.1%,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且为近一年来单月最大降幅。

    一段时间以来,高层多次就释放消费潜力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地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形式虽略有不同,本质上都意在以“真金白银”活跃消费市场。其中,消费券可谓是一种最直白的“撬动”方式,已然成为地方政策“工具箱”中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4月至今,已有福建、海南、北京、深圳、宁波、成都等地宣布发放消费券,“总价值”超过20亿元。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表现尤为“出挑”。在鼓励汽车、家电消费以及鼓励各地市发放消费券的同时,还宣布设立3000万元资金,开展“有奖发票”活动。有奖发票范围为广东全省(除深圳外)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住宿、体育等行业经营者从2022年5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依法开具给个人消费者的普通发票,最高奖金为税前10万元。

    虽然此前也有一些地方上线“有奖发票”活动,但关注度明显不及广东。这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是,在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老大哥”能否切实吸引消费者,为惠及服务业市场主体增添一件有效“工具”?要知道,今年一季度,广东社消总额同比增长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同期,广东GDP增速3.3%,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数据公布后第四天,广东印发《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短短千余字,4大板块、9条措施,承担着“扩内需”重任。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消费尤其是接触型消费当前恢复仍然较慢。最典型的,当一个人“足不出户”,一个月没外出就餐,解封后也不会一顿饭吃三份的量;三个月没理发,解封后也很难一个月理三次,被寄予厚望的“报复性消费”,未必如期而至。

    眼下,各地纷纷发招,五花八门、阵仗不小,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居民消费意愿。对此笔者认为,既要看到政策的积极一面,但同时,在短期刺激之外,更要看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的种种困难,找准导致消费疲软的主因对症下药,积极应对中长期的难题。

    经济活,消费才能热。若没有就业岗位,消费能力无从谈起,消费意愿终会落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就明确把“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摆在了首位。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诸多助企纾困举措,减税、退税、降费相关措施无疑是“重头戏”,为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地在落实落细助企政策过程中,还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降低用地房租原材料成本等方面,因地制宜、加大力度。

    一个例子是,相较于居民参与促消费活动的便利度、可达性,目前一些地区仍存在部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游离”于纾困范围之外,未被精准识别覆盖的情况。能否实现助企政策“免申即享”“即报即享”,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场“及时雨”的最终效果。

    各地若能用好用足现行政策,让它们更有针对性,更直接、更及时抵达企业“账上”,更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提振消费,客观上需要协同发力、远近兼顾,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快准实”地综合施策,更有利于经济长期向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热评|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汽车产业链需增强韧性

    下一篇

    每经热评|经济稳增长 还需注入更多金融动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