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趋稳,同比下降或涨幅回落。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降幅收窄;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转降,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扩大。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与2月份相比,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分别减少了2个和12个,但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分别增加了5个和8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指出,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趋稳,同比下降或涨幅回落。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降幅收窄;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转降,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扩大。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收窄,二三线城市仍在环比下跌,表明市场修复力度不强,根本原因是市场预期较弱。疫情等因素会延长市场修复过程,但市场修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4%、0.3%和0.8%,广州下降0.1%;同比则上涨了4.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个百分点。
从不同能级城市的综合表现来看,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1.6%,三线城市同比则下降0.6%。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乌鲁木齐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达1%,领跑70城;紧随其后的是成都和深圳,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均为0.8%。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3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1%,同比涨幅为0.7%。从环比涨幅数据看,若保留两位小数点,可以看出跌幅略有收窄。而从同比数据看,相比前一个月继续变小。所以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指数特征是明显的,即环比涨幅在低谷进行挣扎,但要反弹确实有阻力。同时,同比涨幅受此前环比下跌影响,还有进一步收窄甚至转负的可能。”
从新房价格同比跌幅看,大理和秦皇岛的跌幅均超过5%左右。而此类城市近期也陆续出台了放松楼市调控的相关政策。重庆、银川、杭州、长沙等前期热点城市则继续保持同比上涨态势,其中重庆同比涨幅超过8%,银川和杭州的同比涨幅均超过6%。此外,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均排在同比涨幅前十位,广州排在第14位。
“从数据上看,包括大理、南充、泸州、常德、北海、岳阳、湛江、太原等城市,近期出台楼市纾困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严跃进指出。
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3月份全国70城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2%,同比涨幅为-0.9%。从环比下跌态势看,已经有所收窄。而从同比下跌态势看,跌幅继续扩大。
分城市看,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4%,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1.2%、0.4%和0.3%,深圳下降0.3%。
二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2%。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具体到城市,3月份北京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达1.2%,高居70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海口和成都,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均为0.6%。
严跃进分析指出,“从目前数据看,此前三线城市房价出现下跌,现在二线城市也开始下跌,可以看出近期二线城市也面临一些压力。近期包括二线城市发布的各类稳楼市政策,其实都有助于促进市场企稳。当然这和新房市场一样,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梳理房价下跌幅度较大的城市发现,北京、海口、上海位列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前三,分别上涨7.2%、6.6%和4.6%。而牡丹江、安庆、太原、大理、石家庄、南充、常德等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进一步加剧,其中牡丹江同比跌幅达9.7%。
许小乐坦言,近期二手房交易量虽有所好转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新房市场销售未有明显起色,房企流动性风险未得到有效缓解,这些因素共同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3月贝壳50城二手房景气指数较2月下降,超七成城市景气指数在20以内。
对于二季度及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严跃进认为,“虽然当前在试图扭转下行态势,但由于三四线城市的不景气,所以反弹是有阻力的。从后续政策层面来看,4月份应该是今年政策最频繁的一个月,所以政策的出台也可以理解为几个特点:高频次、高密度、快节奏。二手房方面其实已经迎来了很多利好政策,但市场情绪和预期有待进一步引导。”
(每经房产原创,喜欢请关注微信号Real-estate-Circle)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4528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