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会议同时强调,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未来需要从哪些角度发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于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进行了专访。
推动制度型开放
NBD:近年来,我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霍建国:近年来,我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迈出了更大步伐,也取得了不少突出成就,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
比如负面清单就是制度型开放的一个典型经验。外商投资法的修订、自贸试验区开放经验的复制推广以及放管服改革、通关便利化等,这些都表明我国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
我国目前面临高水平开放的客观要求,积极主动和国际对标,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最佳路径。
NBD:未来,推动制度型开放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霍建国: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国家更加强调制度型开放要对接国际高标准,这一点很重要。高质量对外开放不仅仅是货物贸易的合作,包括网络数据的流动、政府采购招标的管理办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在这些方面的制度型设计需要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并且能够与国际标准相衔接。
未来,中国寻求加入CPTPP,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制度型开放领域,国际规则的对接和制度型开放将会成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NBD: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外贸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霍建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年,我国外贸表现十分亮眼,这当中包含海外订单转移、基数效应等一系列因素。随着国际疫情的好转,如何提升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变得十分重要。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争夺战日益凸显,我国需要认真对待。
全球产业链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生产布局加快形成。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恰恰同跨国公司的投资形成有效的对接,中国从加工贸易为主到建立大规模的合资企业,促进了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
NBD: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迅速提升,中国市场能够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的“磁力”体现在哪里?
霍建国:“十四五”规划高度重视扩大消费工作,保持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继续吸引跨国资本投资的魅力所在。要想完成扩大消费的任务目标,就必须满足就业的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改善,而外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在新一轮开放中公布的负面清单就结合国际投资格局的新变化,大胆地放开了服务业中的众多领域,包括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同时还放开了大多数领域的投资股权限制,包括部分产业投资的股比限制。这些新的开放政策必将对外资产生吸引力,而外资的进入,必将推动部分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缓解国内就业、培育高收入人群、带动消费升级都将产生积极的效果,并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