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将于6月21日全球同步开启,“早鸟优惠”于6月2日开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亚马逊会员日是史上首次提前至6月。
◎针对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亚马逊也给出了“超长待机”的PLUS版本。在“主场活动”中,中国亚马逊Prime会员日将持续64小时。
每经记者 王紫薇 每经实习编辑 陈剑锐
对电商平台来说,谁都不想错过中国全年最受关注的购物节之一——618。这次,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中国也来了。
今日(6月2日),亚马逊中国宣布,2021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将于6月21日全球同步开启,其中,“早鸟优惠”于6月2日开启。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Prime会员日于2017年首次进入中国,此次亚马逊会员日是史上首次提前至6月。
易观高级分析师陈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亚马逊会员日提前也是向中国消费者靠拢、跟上中国市场节奏的表现。赶上618这个电商大促时间点,也可以提升亚马逊中国的营销声势,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陈涛说。
同时,在陈涛看来,之前,亚马逊会员的中国本土化运营少了一些。此次促销仅是触达中国消费者的一环,未来,亚马逊撬动中国市场手段及其本土化进程能做的还有很多。
亚马逊卖家吴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往的亚马逊会员日会在每年七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一般活动时间为1-2天。去年受到疫情影响,亚马逊少有地将活动推迟到了10月,今年的促销日期则提前至了6月。
吴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提前”是他做卖家3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与易观高级分析师陈涛一样,他也认为这是针对中国市场的一个举措。
此次的会员日活动,亚马逊也把其活动周期拉的很长。“早鸟优惠”于6月2日开启,持续超两周;主体活动结束后,6月23日还将开启5天的狂欢返场。这一趋势也和国内电商平台目前的打法如出一辙。今年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均于6月1日开启了今年的“618之旅”。
从收益方面来说,这次活动的提前可能会让亚马逊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更佳。第一上海证券公司5月发布的一则报告认为,亚马逊将Prime Day提前至二季度,有望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Prime Day将上调市场对公司二季度的预期。
针对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亚马逊也给出了“超长待机”的PLUS版本。在“主场活动”中,中国亚马逊Prime会员日将持续64小时。
自亚马逊会员节进入中国的5年间,亚马逊在商品丰富度、高效物流配送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并促使一众跨境电商平台进入大选品世代。
会上,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李岩川表示,面对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跨境网购需求,今年会员日亚马逊中国从专享商品、优惠力度、购物体验三个方面升级,力求满足网购人群的“剁手需求”。
李岩川同时表示,目前中国的Prime会员跨境网购中90后消费主力军已经崛起、悦己消费与家庭消费持续升温。在2020年的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销量TOP5中,美妆、个护、服饰、家居等排名靠前。
陈涛对记者表示,整体而言,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可以享受跨境商品的免邮服务。一是多面向跨境商品,一是提供免邮服务。
亚马逊中国显然已把跨境商品的免邮权益升级。据悉,此次会员日中,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可享无限次零门槛跨境免邮,而针对非Prime会员,单笔订单满300元人民币也可享跨境免邮。
为了扩大优势,亚马逊依托其已有物流体系和跨境前置仓布局,已支持会员日期间全国部分城市最快3个工作日速达的服务。在2020年Prime会员日期间,更是创下了最快仅耗时1.7个工作日的跨境物流配送纪录。
记者了解到,在会员制上,国内综合电商平台也在借力今年的618推动自身的会员服务。
今年618期间,京东PLUS会员享受618专属权益,比如买一得五的"超级购物卡",并且入会价格较平时下降颇多;苏宁Super会员今年开卡费全返,并有会员可领取的600元专属红包;天猫88VIP会员则自5月31日期可享受额外的520元红包。这一举措也对平台销售促进明显:天猫618开买1一小时,88VIP用户的消费额同比增长221%。
事实上,国内电商发力会员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亚马逊的会员曾是多家电商发展会员制的模板。
东方证券一则报告指出,亚马逊的会员忠诚度及活跃性极高,交易占比50%以上,并且其会员的交易金额会随着会员年限不断增长。
Prime会员也为亚马逊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有报告预测,在海外疫情结束之前,亚马逊会员的消费频次将持续维持高位。会员对Prime内其他权益的使用频次逐步提升,最终实现以极低的成本培养消费者长期的使用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目前亚马逊的Prime会员超2亿,已登陆22个国家。
在国内,目前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渗透城市超400座。2020年中,淮安市、泰安市、抚顺市等内陆城市的Prime会员消费力增长表现排名前三甲,这或许意味着,亚马逊的付费会员制正在向中国下沉市场进一步渗透。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