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玲
“我们只做焊接,激光焊接的市场已经足够我们去钻研,没心思忙其他的(细分领域)。”近日,联赢激光董事长韩金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成立于2005年的联赢激光,是国内少数几家专注精密激光焊接的规模企业,十五年来一直深耕激光焊接行业,不断突破技术门槛、拓展应用场景,成为了激光焊接领域的细分龙头。2020年6月22日,联赢激光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激光焊接第一股”。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韩金龙,回顾了深圳制造业和联赢激光蓬勃发展的历程,他告诉记者,“希望联赢激光在30年、50年以后可以成为全世界做激光焊接做得最好的公司,并且希望能推动激光行业的不断发展。”
见证深圳制造业发展 十五年只做“激光焊接”
1991年,从西安理工大学工学专业毕业的韩金龙,进入了老家宝鸡一家国企工作,过着安稳平淡的日子,结婚生子。不过,1994年春节,在深圳工作的一位同学向韩金龙提起,他所在的香港公司正在招机械设计的员工,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深圳”。
于是,不甘平庸的韩金龙向原单位提出辞职,并且告诉大家“我要去下海了”。韩金龙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一生。原本只想在深圳待几年就回老家的他,在深圳待了“一辈子”,并且打造出了科创板激光焊接第一股。
韩金龙向记者回忆道,初到深圳时,商业和交通都不发达,而东门晒布路附近便是较为繁华的区域,不过工业用品商店较为分散,机械设计工作属性的他,采购零部件时常需要一家一家地寻找所要器材。就这样,他几乎用脚丈量了整个东门商业圈。
“我当时都想好了,在深圳干几年就回去,没有想在深圳干一辈子,那时候根本想象不到深圳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好。”当时的深圳对于韩金龙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不过,到了1998年,韩金龙突然发现深圳是个好地方,市场化的活力促使这里孕育着各种商机。
那个时候,韩金龙学计算机的高中同学开始开电脑维修公司,还有朋友开建筑公司。“我才反应过来,除了赚死工资还可以自己开公司。”韩金龙说。于是,1999年7月,韩金龙和朋友联合创立了深圳市强华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之后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参与创立了深圳市大族数控有限公司、大赢数控设备(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赢数控)等多家公司。
而这些创业经历,让韩金龙在光学、机械、电器一体化领域都有深厚的沉淀。2005年9月,韩金龙再次创业,创立联赢激光,公司以国内知名的光电专家牛憨笨院士领衔的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为技术源泉,建立了以牛增强博士(拥有实时能量负反馈等多项技术发明)为核心的精英技术团队,专注于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与激光切割、激光打标并称为激光加工技术的三驾马车。牛增强博士曾告诉韩金龙,他之前在日本米亚基技术会社做工程师的时候,日本公司只负责将设备卖给企业,并不过问后续操作使用问题。
因为在日本的城市工业体系里,激光焊接已经发展很成熟,企业不买激光设备无法满足生产效率与品质的需求。而在中国激光行业起步晚、发展较慢。对于当时的市场情况到底如何,韩金龙一开始也没有底。于是,在2005年筹办联赢有限的时候,韩金龙去北京参加了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以下简称埃森展),那次展览让他看到未来的一切可能。
“我被震撼到了,唐山开元、日本松下的设备直接占了一个展馆,我参加过很多展会,但是从来没见过一家公司就占据一个展馆的,大型的机器人把汽车整个吸起来进行焊接的场景太震撼了。”韩金龙告诉记者,当时他就想,即使激光焊接把传统焊接替代掉10%,那也会是很大的市场。
不仅如此,韩金龙造访了多家公司发现,中国市场并没有真正了解激光焊接行业。在中国,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许多企业认为传统的焊接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激光焊接。“当时我就感觉就很有机会,让大家了解到激光焊接的优势,而且我将来把自动化加入焊接领域,把客户的使用难度降低。”
技术人员占比40% 研发非一日之功
在联赢激光刚成立那年,韩金龙就在广深高速往虎门方向打出一个广告牌,写着“联赢激光,激光焊接专家”,向外界宣告,激光行业诞生了这么一家,只做激光焊接,致力于成为激光焊接专家的企业。
“在很多人看来,这完全是吹牛,你刚成立就是焊接专家了?”韩金龙说。不过,韩金龙并不在意,他定下5年成为激光焊接行业专家的目标,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很多朋友跟他说,做好焊接外还可以做切割、打标等等,但是韩金龙说,激光焊接领域都有太多技术等待钻研,在制造业的应用普及率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没心思忙其他的”。
不过,与激光切割和激光打标相比,激光焊接是利用激光将物质的结构进行加工熔融并重新构筑,工艺难度更大,且由于下游行业的复杂多样性,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比较高。韩金龙告诉记者,激光焊接行业的人才较少,当时许多高校都未开设相关专业,所以公司就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校招新人的培养力度,为公司做坚实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
2005年到2009年间,联赢激光以YAG 激光焊接机为核心发展方向,以波形控制能量负反馈技术为突破口,进行针对性的自主研发,研发完成了5W-300W 的两个系列(电流负反馈系列和能量负反馈系列)十种机型的 YAG激光焊接机产品,产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标准,获得了包括日本厂商在内的客户的广泛认可。
到了2010年,韩金龙真的实现了当初吹下的牛——5年内成为激光焊接专家。但是,联赢激光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激光精密焊接市场的需求,其加大对YAG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及各种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研发的投入。
据联赢激光招股说明书,2017年~2019年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约为4485万元、5111万元和6080万元,研发费用逐年增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在6%左右;截至2019年底,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为672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40.6%;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达18.88万元,远超同业均值。
在持续地研发投入下,联赢激光首先成功破解了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镍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焊接技术,将激光焊接应用到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配件、高速列车、珠宝首饰、3C等领域;此后又攻克了激光锡焊和激光塑料焊,将激光焊接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拓展至通信电子、汽车电子及传感器、医疗器械等行业。
抓住新能源汽车风口 未来聚焦不同材料的焊接技术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家确定为进一步支持的行业,在同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中,包括“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
在政策的东风下,激光焊接系统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联赢激光便迅速地抓住了这个风口。“我们培养这么多技术研发人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假如你没有研发技术支持,体系没建立起来,当市场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没有能力去把握。”韩金龙说。
不仅如此,联赢激光凭借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以及良好的服务,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韩金龙告诉记者,比亚迪是联赢激光最早的客户之一,那个时候并不是从动力电池做起,而是从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手机的硬壳电池做起的,后来发展到动力电池激光焊接。
此外,联赢激光在宁德时代(CATL)成立之初便与之展开业务和技术合作,为其提供动力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并藉此切入动力电池焊接行业,成为国内较早从事研发、生产动力电池激光焊接设备的厂商之一。如今,联赢激光已收获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格力智能、富士康、泰科电子、长盈精密、亿纬锂能、松下、三星、中航动力等行业知名企业客户。
业绩方面,在2013年,联赢激光营业收入就成功突破亿元。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东风,联赢激光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4.1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28亿元、2018年的9.8亿元和2019年的10.1亿元,同时净利润也取得了良好增长。
不过,受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步退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资金及成本压力有所提高,并通过产业链条传导至动力电池设备供应商,从而对联赢激光经营业绩、销售回款情况造成一些影响,2018年~2019年,联赢激光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5.58%和-13.59%。
对此,韩金龙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只有2.25%,而在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里,中国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相应地动力电池厂商将新增超过三百亿的投资额,所以我们激光焊接设备作为动力电池的上游产业未来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韩金龙还提到,为了提高公司竞争力,将来联赢激光会把研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基础研究,一部分做应用研究。“我们现在根据下游应用行业客户,划分了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3C等事业部,各事业部专注于其所属行业的专项研发,深挖行业特性,贴合客户需求。那么,基础研究的人员就负责技术研发,研究各种工艺、各种功率及波长的激光器等等。”
就这样,从2005年成立至今,伴随着深圳的高速发展,联赢激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15年来,韩金龙一直“死磕”激光焊接,他告诉记者,“希望联赢激光在30年、50年以后成为全世界做激光焊接做得最好的公司,并且希望能推动整个激光行业的不断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