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师资队伍的起点、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苑小学校长李彬
我199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来到了深圳,25年来一直在深圳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全学段都有参与过。
我最早是被分配到幼儿园的,在学前教育这个阶段差不多待了10年,深圳整个幼儿园的办学体系是经历过一些反复、曲折,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
现在我所在的南山区已经是一个教育强区了,但开始的时候南山一共就5所公办幼儿园,其他都是民办的。深圳之前对于幼教的认识和投入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深圳的公办幼儿园占比是最少的。
从2019年开始,局面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2019年出台的《深圳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就指出,各区政府应回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用于承办、承包或出租的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或移交给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
由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学费降低了不少。比如南山一所很好的民办幼儿园,以往的收费标准是2500元/月,转为公办幼儿园后,收费标准就下降到1008元/月。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幼儿园阶段的适龄儿童数量是很大的,而学前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转变不仅降低了深圳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成本,也代表着这座城市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随着深圳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师资队伍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早年间的教师队伍,主要是来自湖北、湖南、东北等地,通过优秀人才选调来深圳的,还有一部分老师是先来深圳做代课老师,然后通过区内招考制度转正。现在深圳的不少高中招聘应届生教师,很多都是清华北大的,或者是重点院校的硕士等等。可以说,整个师资队伍的起点、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办学设施、条件来说,深圳各个学校基本做到了均衡化。学校的建设标准也从原来的4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逐渐提升到现在的7000元每平方米,整体的建筑品质、选材用料水准都提升了。
无论是后海这类中心区的学校还是城中村的学校,改扩建之后的环境和建设标准都在逐渐趋于一致,不会出现太大差异。
另外,深圳因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公开透明的制度、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办事效率等等都有助于我们现代教育理念的推行,让我们很早就形成共同协商、共同配合、相互协调这样一种平等的状态来培养孩子。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