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大报告:京津冀及周边臭氧浓度上升明显,对空气污染贡献增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28 22:08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治理成效显著,臭氧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

    72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合发布《空气质量评估报告(七)“2+66”城市2013~2019年区域污染状况评估》(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五省二市(即河北、河南、 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及北京、天津二市)全部“2+66”城市354个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变化的情况。

    《报告》指出,2019年“2+66”城市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污染状况在扣除气象和疫情影响后有大幅度改善 ,京津冀“2+8”城市及河南的二氧化氮开始出现改善迹象,而臭氧的污染进一步恶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联席系主任陈松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当前应该像管控PM2.5一样,对全国主要污染区域设定臭氧改善的具体数值目标,以便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遏制其增长的趋势。避免部分地区面临颗粒物和臭氧双重污染的局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仍有城市未完成PM2.5下降目标

    陈松蹊介绍,由于气象条件对观测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很大,《报告》沿用前6份报告的统计学方法,对污染物浓度的观测值进行气象调整,剔除气象因素的影响,这与原始污染物浓度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区别。

    陈松蹊认为,2019年五省二市PM2.5的下降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大幅下降所致。而大气污染的大幅度改善,还缘于过去几年在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推行的散煤替代改气、改电等,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逐年加大。

    《报告》显示,经过近6年的治理,京津冀PM2.5PM10污染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京津冀平原地区“2+8”市PM2.5累积降幅达到51.9%。山东、河南改善幅度次之,分别为32.5%30.5%山西和陕西的改善程度较低,累积降幅分别为20.7%和22.3%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PM2.5未达标(35微克/立方米)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其PM2.5年均浓度到2020年应该比2015年降低 18%

    《报告》指出,五省二市“2+66”城市当中,2015PM2.5未达标的有67个。经过气象及疫情调整后的计算,到2019年有46个在2015~2019年间PM2.5年平均浓度的累计降幅已经达到18%,但仍有21个城市未达到降幅超过18%的标准。未达标城市主要在山西和陕西。

    个别省份臭氧浓度6年接近翻倍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同时,2018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样出现了同比上升的情况。

    有业内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臭氧对空气污染的贡献比例明显在增大,PM2.5臭氧影响优良天数的比例各占一半。

    《报告》显示,“2+66”城市2019年臭氧浓度保持增长趋势。相较于2018年,京津冀平原“2+8”城市、河南、山东、山西、陕西2019年平均浓度分别上升1.6%2.6%3.6%3.4%1.7%;春夏平均浓度则上升3.1%3.6%5.2%5.6%4.4%

    《报告》进一步介绍,“2+66”城市所在的五省二市过去6年8小时臭氧浓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2019年持续恶化且未有减缓趋势,臭氧污染加重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臭氧浓度最高的春夏两季,京津冀平原上“2+8”市、山东、山西、 河南、陕西增幅分别为34.5%20.7%91.3%、37.5%30.4%。山西春夏平均臭氧浓度几乎翻倍,逼近山东、河南的水平,情况令人担忧。

    对此,陈松蹊认为,臭氧上升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作为主要前体物之一的二氧化氮在“2+66”城市改善不大。区域内气温上升也促进了臭氧生成的效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人造太阳计划重大工程启动安装仪式

    下一篇

    竹蝗“入侵”云南,虫害发生面积14万亩,农业农村部举行应急防控实战演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