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首超100万亿!解析中国经济增长后劲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年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并有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多个关键数据显...
3218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
“民生大于天,是最重要的领域。”1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0年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对此,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告诉《...
各地空气质量状况出炉:上月北京优良天数100%
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0年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7.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1~12月,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
臭氧污染超PM2.5成十四五治理重点,千亿市场爆发
◎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专委会称,中国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行业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741亿元。按2020~2025年13%的复合增长率计算,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作为臭氧污染治理关键环节之一的吸附领域,树脂吸附正在快速替代传统的活性炭吸附。
生态环境部强调:需破除“骚扰式”执法
每经讯1月14日,生态环境部举办政策吹风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副局长闫景军介绍,从环保系统的检查记录里看:在南方,2020年5月份到年底的半年时间,一些企业被检查了30多次。在北方,京津冀一些重点企业2020年全年被检查40多...
企业半年被检查30多次,生态环境部批“骚扰式”执法
◎南方一些企业,半年时间里就被检查了30多次。北方一些涉及颗粒物排放的重点行业企业,2020年全年被检查40多次,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违法的行为。◎目前,生态环境部正着手编制2021年版本国家层面的执法事项目录,以明确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职责。
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各地提出明确二氧化碳达峰目标
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一系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1月1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要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
2025年臭氧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
每经讯“十四五”臭氧污染治理市场将进入爆发期,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专委会称,中国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行业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741亿元。按2020~2025年13%的复合增长率计算,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
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取得新进展。1月12日,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显示,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根据此前国务院文...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发展》发行
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编写的《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发展》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通俗理论读物,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成果。该书紧扣“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料袋涨价15%
史上最严“限塑令”已经落地!从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地买东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会在全国所有饮料店消失;在地级以上城市景区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这意味着市场即将迎来大...
可降解塑料原料PBAT近一月涨价13%
每经讯“限塑令”来了,可降解塑料原材料货源紧张,新疆一新材料企业告诉记者,2020年12月初,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2.3万元/吨,1月初已涨至2.6万元/吨,短短一个月涨幅达13%。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传导至下游。郑州一塑料...
社科院绿皮书:我国大学毛入学率接近50%
每经记者李彪北京摄影报道每经编辑陈旭“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要放置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更加重要的位置。”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启动运行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即将正式投入运行。1月5日,生态环境部官网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办法》将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全国碳排...
国家气候中心答每经问:拉尼娜现象难改气候变暖趋势
12月份以来,我国连续遭遇大范围降温天气,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0多度。很多人近来的感受都认为,今年可能是历史上较冷的一年,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12月3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1年1月新闻发布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