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科技战“疫”:最高200万研发补贴,最快48小时实现首贷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19 11:58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成都提出“支持防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减免科技型初创企业房租”“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等7条政策措施,帮助科技企业解决当前面临困难,推动复工复产,促进创新发展。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疫情发生以来,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者纷纷发挥专长,为抗“疫”源源不断地输送科技力量。

    日前,成都市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将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2月17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财政局印发《支持企业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支持防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减免科技型初创企业房租”“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等7条政策措施,帮助科技企业解决当前面临困难,推动复工复产,促进创新发展。

    关键词一:科技攻关

    200万研发补贴,鼓励应急科研攻关

    “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已成为社会共识。《政策措施》从支持防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新产品研发及新场景应用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在支持防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重点研发计划优先方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加快治疗药物、防控疫苗、体外诊断设备、快检试剂及相关产品研发;支持医疗机构牵头会同研发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预防、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推动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尽快进入临床应用。对在蓉企业及机构承担的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项目(课题),按照国家实际到位经费15%比例最高给予200万元配套支持。

    在促进新产品研发及新场景应用方面,《政策措施》明确,支持企业围绕疫情产生的新需求自主立项、先行投入,聚焦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社会治理、疫情防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人物流等领域开展研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宅经济”“线上经济”“线上服务”等新场景应用示范。对疫情期间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量或形成“硬核科技”产品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研发补贴。

    关键词二:减负增效

    鼓励减免科技型初创企业房租

    受疫情影响,对于不少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来说,都面临着企业现金流吃紧的难题,这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需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提供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产品。

    此次《政策措施》从减免科技型初创企业房租、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等多个方面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针对房租,《政策措施》提出,鼓励国有性质和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物业的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对入驻企业予以房租减免,2020年2月份全免,3、4月份减半。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对入孵企业(团队)实施房租、服务费减免,将减免情况作为载体年度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经评价给予最高100万元运营补贴。

    针对贷款,《政策措施》明确,对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生产和服务的企业,适当放宽“科创贷”首贷条件,力争48小时实现贷款;对疫情期间到期的“科创贷”予以不超过1年的贷款展期,银行机构不抽贷、断贷、压贷;对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生产和服务、单户新增融资1000万元以内的“科创贷”企业,担保费率按现行费率6折执行,对其他存量或新增中小微企业,担保费率按现行费率下降10%执行;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对“科创贷”企业适当延长宽限期,宽限期间不加收罚息。对疫情期间新获得“科创贷”的企业,单户给予不超过贷款合同约定利率50%、最高30万元的贷款贴息。对疫情期间新获得天使投资的科技型企业,给予所获天使投资额的10%最高100万元补贴。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基于疫情的科技保险品种,对购买科技与专利保险的科技型企业,按实际支出保费的最高60%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

    关键词三:科技服务

    “网上办、方便办、预约办”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良好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服务做支撑。《政策措施》从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行涉企服务网上办便利化等方面入手,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方式。

    《政策措施》提出,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科创通”平台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产品名录库,推动科技资源与科技型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完善“科创通”平台资源线上服务,推出“一图尽览”科技服务资源、在线咨询、在线培训、在线找场地、在线招聘等功能,促进线上服务场景开放共享。

    此外,《政策措施》还明确推行涉企服务网上办便利化。推行市级科技项目业务全程“网上办”、业务资料邮递邮箱“方便办”、特殊业务电话窗口“预约办”。推动技术合同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等事项“在线化”“无纸化”。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流程,疫情期间采用“不见面”办理来华工作许可。建立基于公共突发应急领域和重大任务的科研项目组织筛选、论证立项、经费配置的快速响应机制。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12点丨世卫专家来华考察为何不去武汉?联合国:武汉正承受巨大负荷;武汉两大芯片厂疫情期间未停工,但产能受影响

    下一篇

    河南扩大口罩产能 企业可先生产再补手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