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公司,建议起码要做3~6个月最坏的打算,“活下来最重要”。——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芮冬
近日,在深圳市科技评审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召集了14家创投同行,召开了南方创投网投资联盟筹备会议,包括深圳天使母基金、同创伟业、深圳高新投、高特佳在内的知名机构均加入了该联盟。
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在发言中表示,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投资机构需要主动关心被投企业,对企业施以援手,并且要及时收集和反馈企业经营状况给主管部门,“通过整个社会上下一心、互帮互助”。
IT桔子数据显示,东方富海成立于2006年,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主要投资领域涵盖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健康医疗、文化消费等。而作为股权投资行业的“老兵”,陈玮不仅见证了本土创业投资20年来高速发展的过程,也历经了市场的多次“变脸”。在他看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影响超过非典,因此他牵头组织深圳的创投机构形成联盟,从捐钱捐物捐资源,到充分支持被投企业、做好投后服务,再到积极向政府部门呼吁给予广大中小企业有针对性的支持,做了大量工作。
陈玮表示,这两年创投的环境不是特别好,再加上此次疫情的冲击,对行业来说可谓是造成了双重影响。“今年的募资额与去年相比肯定还会大幅度下滑,很多GP实际上是募不到钱的,这个行业肯定是严冬延续了”。而对于创业公司,建议起码要做3~6个月最坏的打算,“活下来最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在此次疫情中,东方富海的被投项目受到了哪些影响?
陈玮:此次疫情武汉受到的影响最大,我们在武汉投的项目比较少,所以整体影响还好。总体上来看,疫情对消费类公司特别是依托线下获客模式的影响特别大,而东方富海这两年消费项目投资并不是特别多,整体以偏科技的企业为主。
目前我们把所有的被投企业分成了三个类别,受影响比较大的、一般的、不太受影响的,给他们都发放问询调查函,对其今年整个经营情况、特别是现金流的情况做一个摸底。等实际数据来了,情况会更明晰一些。
NBD:公司怎样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对于受影响的被投公司会采取哪些帮扶措施?
陈玮:我们给企业发调研表的时候,同时也把全国各地对疫情的应对政策、措施打包做了一个汇总,给所有的被投资企业做参考。
第二,有很多金融机构推出了应对疫情的措施,央行也专门安排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我们正在分门别类地针对被投企业的情况和金融机构联系,看能不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第三,东方富海本身在深圳有一个加速器,这个加速器里有个别企业是收费的,我们也准备给这些企业减免2~3个月的房租。
第四,针对企业开工之后需要的防护物资例如口罩等,我们也有相关措施。因为东方富海的医疗基金投资了不少医疗健康项目,因此我们也在寻找合适的渠道,对这些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争取能够帮到被投企业。
此外,我们还通过购买设备等方式,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来支持被投公司。例如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是做医学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因此我们购买了近100万的监测仪器和试剂产品,来驰援武汉、黄冈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们被投企业的业务。
NBD:对于当前很多创业公司面临的生存大考,贵司是怎么做的?您对这些企业有什么建议?
陈玮:举个例子,此次疫情之下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的应对措施,我们现在也在逐条学习消化,然后和政府尽可能沟通。在对被投企业摸底的基础上,对接一些我们了解的政府资源,希望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也在现金流上帮助他们做一些管控和提示。
对于被投公司,我们主张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尤其在企业的下一轮融资上,我会建议在现阶段调整策略,适度降低估值、放弃对高估值的执念,对潜在新一轮投资方可以考虑增设一些适当的保护性条款。换句话说,老投资人可以没有,但新投资人可以有一些保护性条款,尽可能拿到投资人的钱,要确保现金为王,让企业有再融资能力、保证企业的发展。
对于创业公司的建议,第一点是我们希望企业对应付账款可以暂缓,应该积极和上游供应商去进行沟通和协调。第二,对于租金、税收、社保等问题,也视此次疫情的特殊情况,与当地政府税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尽可能申请减免政策,保障企业的现金流。第三,节约不必要的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第四,对现金流要进行筹划,明晰哪些是必要的开支、哪些不必要,然后尽可能使自己的现金最大化。
还有一点,就是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来应对,比如是不是可以逐步用工、不要一次到位,能不能把全年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我觉得起码要做3~6个月最坏的打算,我们现在也都是按这样一个策略来和被投资企业进行沟通。事实上,如果连3个月都扛不过去,那说明这家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有问题的。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过好几次危机,例如2003年非典,实际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远比非典那次要大,所以这个时候企业在经营上可以保守,但应对手段上可以做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
我们总体给企业的建议是活下来最重要,不要在疫情结束前倒掉了。至于经营上受了半年甚至一年的影响,我觉得都好说,只要是好企业都没有问题。
NBD:站在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整个PE、VC行业,疫情爆发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引发行业的一轮洗牌?请分享一下您对此的思考。
陈玮:大家都知道这两年经济结构调整,例如中小企业去杠杆等,给创投机构带来的结构化影响还没有消失。去年整个创投行业的募资规模有1.08万亿,但如果掰开来细看,里面超过70%都是国有的创业投资基金和大型产业投资基金,而民间投资其实下降得非常厉害。
所以首先结构本身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就非常大,加上这次的疫情,对创投行业的影响肯定是双重的。我原来就有一个预判,国内目前有超过两万家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其中有一半未来都会被淘汰,我估计这次疫情之后可能情况会更严重。换句话说,今年的募资额相比去年都还有大幅度下滑,很多GP实际上是募不到钱的。而且很多项目的退出可能也会受影响,所以这种双重影响对这个行业是灾难性的,不少小的机构可能很难熬过去。行业洗牌实际上前年就已经开始了,但随着此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剧,所以行业肯定是严冬延续了。
NBD:对于这些影响和变化,公司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是否会改变投资策略,或是对投资赛道进行调整呢?
陈玮:我觉得这次疫情以后,大家可能在投资上首先会变得更加谨慎,其次更偏重于技术、硬核科技,特别是对医疗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加大。
大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会发现,唯一可以穿越周期的可能就是生物医药、制药等整个医疗大健康领域,所以对于人海战术这种所谓的模式创新投资可能会减少。另外由于疫情的影响,可能对于人文关怀、具有社会责任的投资也会变成一个新热点。也就是说,你的投资要有社会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而不是去加剧它的竞争。
NBD:您对整个行业或是代表行业有哪些呼吁及倡议?
陈玮:股权投资行业已经有8万亿的规模了,无论是从规模、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管理公司、备案基金等维度来看都非常庞大了,但我们这个行业实际上有几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首先就是行业地位。我们认为,创业投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科技创业创新起到的是最为直接和关键的支持作用。所以我原来提出过一个建议,应该把创业投资作为国家战略,跨部门来进行协调管理。
其次,对创业投资的管理应该符合国际惯例,应该按照引导性的监管模式来进行,严管GP、鼓励LP。
第三,这个行业现在非常缺乏长线资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行业的发展就不会健康。那么哪些是长线资金呢?首先国家层面要建立市场化的母基金,第二是引入来自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再加上民间资本,才能保证一年有一万亿左右的“活水”进入到这个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