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胥帅
近日,鄂牌货车司机肖先生“高速流浪”近20天的新闻引发关注。
因为鄂牌,肖先生高速公路不能下、服务区去不了,有家难回、有苦难言。最终,因为在应急车道停车,为民警所关注。由此,肖先生喝到了二十来天的第一口热水,结束了无所依归的流浪“旅途”。为此,他还大哭了一场,说出了“我太难了”。
当前,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防控人员流动是必要措施,但类似肖先生这样被对待的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也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首先是货车高速“流浪”本身带来的安全隐患。货车无法出高速而漫无目的地行驶,像肖先生一样不仅不能下高速,还找不到休息之处,不得不长期驾驶。而这样的疲劳驾驶,容易造成车祸,这给道路安全带来了隐患。
其次,如果在高速上的货车司机或其他司机可能携带病毒,在不同区域间流走,就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和隐患。这有可能放大他们流浪的负外部性——新冠肺炎病毒在多个区域传播。同时,因为病毒辐射不确定的半径,这会使得对病例接触史、人群、扩散地带的排查更加复杂和困难。
再者,随着目前一些城市逐步复工,返城潮来袭,若让货车或类似鄂牌车辆在高速路上滞留,势必带来更大的交通拥堵。货车滞留,必然占用高速公路资源。目前,各地开始逐渐复工,高速等车流量大幅增加,更多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若再加上一些因为疫情因素而滞留在高速上或各大出口的车辆,势必带来更大的交通“梗阻”。
所以,对于鄂牌车辆等,我们在具体的执行中要更加细化,注重灵活性。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地区的车主,不单是要告诉他们不能去这里、到那里,也应该有人告诉他们可以去哪里。
最新情况是,无锡发布了消息,对来自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个省份的人员,一律劝返。但如果这些群体已在高速路上,始发地又不允许返回,他们是否也将面临“流浪高速”的处境?我们可以理解,基层人员承受着巨大的排查压力,可能不会对每个人面面俱到。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将鄂牌或其他省份人员或车辆特殊化,并“一刀切”排除的理由。
合适的做法也许是将肖先生这类群体纳入一般的防控排查,如果发现异常,该隔离就隔离,该确诊就确诊,该治疗就治疗。当前,在人力、物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一盘棋”整合资源,发挥综合效用。譬如在服务区增设“司机”隔离地带,提供必要的生活品供给等。保险起见,司机回到所在地居家隔离也是可行的。
此外,当前货运流通对抗疫保障物资供应极其重要。若大量货车在高速上“流浪”,这同样会影响抗疫物资的运送。因此,让“流浪高速”的人不再流浪,保障货车车辆对防疫物资或生活必需品的运输,消除货车司机群体的担忧,也是出于抗疫全局的考量,助力打赢这场国家战“疫”。
我们不应该让货车在高速路上“流浪”或滞留,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复工潮容易带来的道路梗阻问题。实际上可供借鉴的做法很多:比如错峰分配货车和私家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时间,货车在凌晨之后上高速。又如采取针对普通货车上高速的举措,优先保障生鲜必需品、抢险救灾等涉及国计民生物资运输的货车通行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