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2月10日起,除湖北外,全国30个省份开始大量复工。
春节期间,旅游、酒店、交通、餐饮等行业损失巨大,由于延期复工和严格的隔离措施,中小企业现金流普遍吃紧,裁员个案已有发生。为了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从中央到地方,从财政到金融,各种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从国企到大型龙头民营企业,企业间的相互帮扶也缓解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帮扶中小企业的方法有千万条,但做好复工复产是最重要的那一条。已有的帮扶措施,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企业最终要摆脱困境,需要尽快恢复生产。在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让企业尽快复工,是解决当下难题最关键的举措。
为了复工复产,一些地方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也有部分地方存在限制过度的情况。比如无锡和扬州就对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省的人员一律劝返,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可以理解,但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不同下级行政区划情况各不相同,对这些劳务输出大省的人员“一 刀切”劝返,中小企业将面临缺人甚至无人可用的窘境,于复工不利。又比如,2月10日社交媒体流传出一张要求外地租客和房东各交50万元保证金的社区通知,这显然是一种变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手段。笔者还从一位小企业主处了解到,尽管他所在企业员工只需一半人复工,但其所在园区要求企业必须备满全员10天(即两周)所需的口罩,这给他的企业复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疫情防控与复工并非绝对冲突,一些地方更为灵活的做法值得效仿。比如上海要求,从重点疫情地区来沪人员隔离14天不准外出,这既能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也明确了企业和就业者的预期,有利于复工复产按合理的节奏展开;在北京,铁路部门对所有到京旅客实施百分百测温,航空部门、公共交通等也实施密集的消毒措施;河南也下发紧急通知,严禁对外地车辆、人员“一刀切”劝返。今时不同于半月前,各地小区已经封闭管理,全民佩戴口罩的习惯已经养成,检测手段已经齐备,相关法律问题已经厘清。当此之时,我们应该对这一整套科学严密的防控体系抱有信心。
归根结底,人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假若人员不能归其位,市场不能畅其物,其损失如何挽回,这本经济账,不能不算清楚。诚然,返工潮带来的人流剧增,对疫情防控构成了巨大压力。疫情需要防控,但经济同样需要发展,就业更需要稳住。疫情防控难,但再难谁还能比当下的中小企业难?
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就业、税收,“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各地在制定政策时,在防控疫情这条红线不能被破的情况下,一定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复工做好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抗疫工作免责。困厄时见真心,对各地来说,不妨将复工复产视为一次营商环境的极限压力测试,谁做得又安全又好,必然能在营商环境上获得巨大进步,并获得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