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立春,三山镇“瘟疫”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04 09:46

    每经记者 陈梦妤 张明双 朱玫洁    每经编辑 陈梦妤    

    截至2月4日7:56,全国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235例。

    全国累计确诊20438例,累计死亡425例。新增出院157例,累计已治愈出院632例,现有疑似病例23214例。

    钟南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锡璆,原小汤山医院总设计师。他把小汤山医院所有图纸都提供给了武汉火神山医院;

    张思兵,火神山医院院长。曾参与包括2003年抗非典、援建小汤山医院等在内的重大任务;

    ……

    他们,与那些直面病毒的医务工作者、逆向而行的运输者,以及为了此次疫情做出牺牲的市民,并肩作战。

    2月2日上午8:55,空军8架伊尔76型运输机陆续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这些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携带795名军队医疗队员和58吨物资集结武汉。

    与此同时,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方。

    2月3日,首批病人开始送往火神山医院。

    此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增员武汉,兵分两路,实地探查火神山医院,再在雷神山为千千万“云监工”做现场直播。一时间,全国几百万目光云集。

     

    这个千万级人口、九省通衢的江城,本应期待樱花烂漫的春天,却突然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

    封城首日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

    “武汉的街头人少车少,但红灯一直闪烁。”

    “我的城市生病了,需要停下来治病。”

    “防护服轮流穿,小心翼翼地保护。”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味,展示了一场迄今最硬核的蝴蝶效应。

    截至2月4日7:56,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0438例,死亡425例。

    这之中,触目惊心的是湖北确诊突破万例,达到13522例。湖北死亡病例为414例,已经超越2003年非典疫情的全国死亡人数。

    而全国疫情发源地和防疫重中之重的武汉,确诊病例又超过了湖北已确诊病例的半数之多。

    今日,2月4日,立春,武汉封城第13天。

    钟南山镇场 国士无双

    2020年,钟南山84岁。

    “确定人传人。”“无特效药。”“14名医生已经感染。”1月20日,钟南山做出了这样肯定的判断。

    武汉,顿时从一片祥和转为红色预警!武汉市民和全国人民的心情都为之一惊!

     

    2019年12月27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4天后的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发布疫情通报,措辞是“近期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目前已发现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其余病例病情稳定可控,有2例病情好转拟于近期出院”。

    今年1月9日,国新办一场发布会上,香港电台记者提问,有关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已经判定成为一个新型的冠状病毒,请问各部门在春运期间会进行什么工作,避免疫情会扩散到其他的内地城市和其他的国家?

    官方回应是,截至目前,民航运送的旅客当中还没有发现您所提及的肺炎患者的情况。但是我们会保持密切关注,并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

    尽管官方最初称未发现明显人传人迹象,措辞谨慎,但在普通人看来,这句话的意思便是病毒不传染人。大家一如既往购年货、逛商场,百家宴照常举行,当地两会如期召开。病毒,在这个城市以可怕而不为人知的速度蔓延。

    钟南山,再度临危受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1月18日傍晚,在向公众发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呼吁后,钟南山却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当天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开往武汉的高铁。由于春运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于是就有了那张他眉头紧缩的照片。

    1月19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后,钟南山飞抵北京,赶往国家卫健委。

    1月20日,钟南山发声,新型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已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

    为时已晚,春运已始,病毒随着出城的人们奔向各方。

    1月23日,武汉封城,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1月26日,武汉市市长透露,在武汉封城之前,有500余万人离开武汉。举国哗然。

    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专访,他流泪了。

    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

    这一刻,再没有人比他更受关注,更被寄予厚望。这一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累计确诊病例5974例。

    4天后的2月2日,钟南山再次发声:“在此要特别向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表示感谢,他们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这一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829例,累计确诊病例17205例。

    历史重演,很不幸,过程也惊人相似。

    2003年,在广东累计报告非典病例突破1000例这天,是钟南山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挑战权威,坚持“非典病原不是衣原体”。有官员宣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钟南山直言“什么叫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目前病原都还没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

    钟南山时年67岁。

    “敢医敢言”,令钟南山的名字成为一种符号。

    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时,钟南山对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关系抗击非典成败的重大问题上,他能置自身荣辱得失于度外,力排众议,坚守科学家的良知。”

    他对一线医护人员说:“你们是去最容易受感染地方进行战斗,我向你们致敬。”

    一如多年来对真相最敬畏的模样。

    几天前,在中国疾控中心一次座谈会后,总理特意对钟南山说:“还是(再)握一次手吧!”

    火神山之战

    疫情蔓延,武汉市内医院依旧一床难求。

    1月23日下午,武汉市决定,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区建设一座可容纳1000个床位的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他们为这座医院取了一个颇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火神山医院。两天后,雷神山医院建设指令发出,新增床位1300张。1月29日,雷神山医院扩容,床位新增至1600张。

    2600张床位,所有人都在期待。

    武汉本地并无火神、雷神的地名。事实上,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古楚之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则是黄帝的子孙。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而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火神能驱瘟神,“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而在《山海经》中,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国人的认知中,雷神能够惩罚罪恶,所谓五雷轰顶。“雷神山”正意在惩处为人间来带灾祸的瘟神。

    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兴建火神山的命令发出后,当晚8时多,29岁的翟勇就接到了电话。没有任何犹豫,12小时后的1月24日早上8时,翟勇已经提着行囊站在了施工现场。而翟勇的妻子早已在一线忙碌,她是武汉协和医院的护士。

    这样的建设工作,翟勇第一次参加。从1月24日早上到施工现场后,翟勇便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级部署会议,又协调人员、物资,一天时间,翟勇就接打了近200个电话。

    2月2日火神山项目交付当天,记者试图再次联系翟勇,但其手机始终无人接听。他的其他同事说,“翟勇的电话特别难打,他真的太忙了”。

    相隔不远的雷神山,在火神山交付后便承载了国人双份的关注。在现场,数千建设者不知疲倦地奔走、忙碌,刷新中国基建新的速度记录。你可能无法想象这种自发且临时性事件中人们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性,这是属于央企的荣光。

     

    2月1日晚,雷神山项目工地总人数已达4000人,陆陆续续有从各地赶来的建设者。为满足用餐需求,项目食堂“产能”6天时间增长600%,从1月25日仅能供餐500余份,到1月30日可供餐3500余份,目前具备了供应4000~5000人伙食的能力。

    当日的晚餐菜单:两荤两素一汤,洋葱红烧肉、胡萝卜牛肉、清炒白菜、炒菜苔和紫菜蛋花汤。

    2月2日,火神山交付军方,这距离1月24日除夕夜中建三局表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不讲任何条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医院建设顺利进行”,仅仅9天。

    2月2日午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三次来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这天记者眼中的火神山的病房,床头有4个插座,递送物品不接触,还有空气净化器。可以提供远程医疗,是火神山医院的进步之处。这是5G时代的新应用,远程会诊可以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同时减少医患直接接触,更有利于疫情防控。

    另一路记者,奔赴雷神山,为千千万“云监工”做了一次6000工人施工现场直播。

    基建“狂魔”?只不过是几千普通血肉之躯的逆行者。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雷神山

    在驰援火神山医院的军队医护人员中,不少人曾参与当年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

    17年前,所有人离开了小汤山,那些拯救者,那些被拯救者,那些死去的人。小汤山并不是什么医学奇迹。如果说有奇迹,那就是我们能保证规范和指令的严格执行。

    17年后,依然如此。

    有一部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完整讲述了一个人们至今都没有彻底领悟的故事——关于病毒,当你不了解它的时候,恐惧感会被扩大。与此同时,也完整展现了小汤山医院的建设轨迹,其正是火神山医院的重要参照。

    时间还是那么紧迫,这像极了17年前的小汤山,尽管这是一段无人再愿回顾的历史。

    2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小汤山医院总设计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下属中国中元(下称中国中元)医疗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

    2020年,黄锡璆80岁。

    他今年的春节是从一封手写的请战书开始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

    “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疫情)抗击工作。”

    火神山医院病房区域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1月23日13时许,一封落款为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加急函发至中国中元,请求后者提供小汤山医院全套图纸并提供技术支持。中国中元立即成立了应急行动指挥小组和技术支持专家组,召开支援武汉建设应急医院协调会议。约1小时后,整理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对方。

    当日晚间,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来电请求技术支援,中国中元各专业迅速建立直通联系通道,医疗专家组与对方设计人员直接对接,保证24小时为中信设计院提供技术支持。黄锡璆继续思考、研究,列出了数条补充意见发给武汉有关单位。

    “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从接到任务开始,黄锡璆已经连续加班,没有好好休息。

    小汤山医院平面图中国中元供图

    应急设施由于时间、场地等限制,一般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当年的小汤山医院建设是否留下过遗憾?

    小汤山医院是应急设施,我们是2003年4月22日下午接到任务的,当时我还在另一个项目现场。当晚10时公司就紧急开会,第二天早上大家就到达了现场。现场指挥部召开会议,设计、施工、安装人员各路人马齐聚现场,边设计边施工,开始了日夜奋战。当时由于对SARS病毒的传染渠道尚不清楚,该医院设计尽可能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洁污严格分区分流,医患也严格分区分流。

    这么紧急的情况下,遗憾肯定是有的。比如,小汤山医院病房楼之间的距离只有12米。我们也建议说能不能拉大一点,但当时因为建设用地很紧张,只能按照这个距离设置。这次黄锡璆建议武汉把这一距离扩大到18米~20米,可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保证安全是首位的。

    在他的记忆里,可以完善的还有医疗技术部门,就是做CT、X光的检查部门。本来这应该是位于各病区最靠近中间的地方,病人做检查会比较方便,但小汤山当时建设情况紧急,所以在做规划设计之前,临时变压器已经占用了拟建的医技用房的位置,再调整已经来不及了,就只能放在不太理想的位置,后来他们就建议用电瓶车运送病人做检查。

    “小汤山项目改扩建是由北京市政府委托其他设计单位承担的任务,让我们做技术支持,我们毫不保留地把我们的意见都告诉他们。不光是建筑专业,还有电气、给排水、结构等专业在内,我们是一个技术团队,跟他们不同专业技术团队对口,面对面沟通。”

    据黄锡璆介绍,17年前可供选择的材料没有现在这么多,建筑工业化程度也没有这么高,当时小汤山医院基本是采用轻钢骨架和复合板来搭建,还用了成品钢筋混凝土盒子结构。火神山医院采用的是集装箱式,尺寸比较统一。但无论是原来的小汤山医院,还是现在的火神山医院,都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化方式来建造,速度都比较快。

    小汤山对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建设有何镜鉴?

    黄锡璆把所有图纸都提供给他们,把小汤山医院建设中因当时受具体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不够理想的地方也告诉了他们。

    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例如,污水处理。当时小汤山是临时加盖板,改造原有游泳池,对水进行消毒处理。黄锡璆意识到武汉可能也会有类似情况,所以也给武汉那边做了提醒,提前做准备。

    医疗废弃物是另一个处理重点。小汤山医院设置了一个焚烧炉,一些一次性用品、病人接触过的东西等消毒后送到焚烧炉,但这些垃圾烧起来有异味。为此,黄锡璆建议武汉那边把固体废弃物处理打包以后严格密封,送到专门的医疗废弃物焚烧地点统一处理。

    小汤山医院选址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原有疗养院的这个部分作为医务人员生活区,新建那部分是病人区。医务人员很辛苦,要穿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下班后可以就近休息。医务人员需要换岗,还不能立刻回家,要在另一个区观察两个礼拜才行,所以靠近疗养院有这个好处。

    黄锡璆没有到过火神山医院现场,但从技术资料上看,他们选的时候可能也是想利用原来的武汉职工疗养院(注:位于火神山医院南侧)。看到图纸后黄锡璆建议,那个地方与火神山医院之间有一段空地,“我说都要围起来,建议医务人员下班回来的时候直接就去疗养院,不要直接回去”。

    “这种新建的应急医疗设施毕竟不是很正规,使用年限、后续维护等等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评估。至于拆不拆,保不保留,还需要由当地执行。”

    1月29日,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无偿捐献火神山医院设计图纸,向有需要各方开放共享。记者留意到,针对楼间距问题,文件特意注明“出于满足更多床位的应急考虑,此次医院设计病房楼间距为15米”。

    此前,该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火神山医院是临时设施,预计使用寿命在3个月左右,希望它能在更短时间内就完成使命。

    战疫应急之思

    截至2月3日,湖北黄冈、荆州、孝感、鄂州、安陆、洪湖等多地都在建设或已投用基于小汤山模式的应急医院。在湖北省之外,河南洛阳、郑州,山东章丘、福建龙岩、陕西西安等也在行动中。

    “组建小汤山医院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又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多年后回忆时,原小汤山医院院长张雁灵如此评价。大年初一,张雁灵亦出征武汉,奔赴火神山医院一线。

    比起17年前组建小汤山医院时摸索的心情,当下武汉和以上多城在应急医院的建设中显得更为主动。小汤山医院的成功更为如今的应急医院建设和管理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下火神山医院交付之际,多位专家也强调,小汤山最值得借鉴的不仅是房子,还有管理机制。

    17年前的非典疫情,触动并引发了中国公共应急治理体制的改革。对于此次新冠肺炎,民众在“云监工”之际,也期盼这样的应急医院未来不再有机会出现。此时,城市健康、公共健康,这些理念正不断在人们脑海里冲刷。

    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传染病产生的城市环境源头是什么?能否通过城市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这要求人们重新审视空间的“健康性”,思考城市空间系统对于健康结果的潜在作用。

    从此次疫情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传播方式主要依赖了社会过程,我们的城市网络关系、交通方式和应急系统都影响着疾病的蔓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表示,城市的管理者应及早对存在健康隐患的公共环境进行严格评估和综合整治,并搬离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

    在她看来:“日常生活中,对空间环境,尤其是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进行监控,对其健康影响进行评估,防患于未然,是事半功倍之策。”

    实际上,公共健康远不仅是火神山医院里医护人员的事情,也要求着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治理等多层面、多部门的协作。例如,“合理的基础设施布局可抑制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给排水系统;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可以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通过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规划管理,也可保护人们免受污染物暴露和潜在安全隐患等的危害。”田莉说。

    同样,在火神山医院配置比小汤山更高级、更智能的硬件设施之时,能否建立公共环境的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如何将传染病防控、将公共健康更好地纳入城市顶层设计中,正是2020年我们要思考的事。

    最特殊的院长就位

    武汉医院一床难求的问题,或许可以稍稍得到缓解。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方,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张思兵出任院长。

    张思兵是何许人?——原第四军医大学88级口腔系学员,历任原309医院口腔科医师、医疗科长,301医院医疗处副处长、处长、海南分院医务部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他曾参与包括2003年抗非典、援建小汤山医院等在内的重大任务。

    目前,根据武汉市卫健委发布的全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数据,截至2月1日23时,武汉全市23家定点医院开放床位6754张,全部超负荷运转,加上新征用的2183个床位(待改造后投用),武汉目前的床位数量是8973张。火神山和雷神山全部投用后,武汉全市的床位可以达到11537张。

    但2月2日,武汉当天确诊病例超过2000例。即便火神山、雷神山同时启用,收治容量也将很快告急。

    火神山医院施工首日中建三局供图

    以火神山医院院长身份亮相之时,张思兵表态,只要有我们人民解放军在,我们就能保卫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打赢这场防疫的阻击战!

    军方进驻火神山医院的第一个晚上,张思兵接受了央视军事采访,公开了他们正在做的5件事:第一,迅速组织抽组医疗队骨干力量进入医疗区进行场地熟悉、工作流程设计、值班排班准备;第二,配备病区所需耗材、药品,调试测试设备,联通网络;第三,对首批进入病区展开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细致的感控防护培训和考核;第四,成立专家指导组,对全院疫情防治进行监督、督导、咨询;第五,请施工单位对一些项目进行整修。

    钟南山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

    2月3日上午,武汉市急救中心10辆救护车集结,向火神山医院转运第一批重症病人。首批接收病人的车辆由10辆救护车组成,每辆救护车运载有病人及两位医生:120急救的医生和随车医生。病人来自三家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

    这三“山”,在新的武汉保卫战背后,是我们的国家力量。

    2月4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一,今日立春。

    国家战疫正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

    国士与国势仍在。

    一候东风解万物,愿一切不再重来。

    (感谢记者岳琦、滑昂、张建、曹炳梵)

    视频编辑:朱星运、张涵、黄耆 排版: 卢祥勇 陈梦妤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外交部:希望美方援助早日到位

    下一篇

    北向资金买入势头不减!沪指低开高走,创业板指涨逾2%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