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弃非 发自纽约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说到纽约购物,如果你还是以“第五大道”开头,可能会被立马贴上游客标签;比较糟糕的情况是,你大概率会换来那些在纽约新生的街头“潮人”的一记白眼。
“纽约到底有什么好买的?”这是不少人在第五大道上遭遇的“灵魂拷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纽约时报》撰稿人Bernadine Morris曾对纽约时装商业进行过一次盘点。第五大道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隐藏在城市中的街巷。从第五大道东侧,麦迪逊大街已经分散了曼哈顿上东区名媛的注意力;而更南边的SoHo区,大量买手店和新一代服饰店,则成为再定义纽约商业的新空间。
今年9月,隶属于法国SMCP集团的轻奢品牌Sandro在SoHo区开设全美首个旗舰店。这标注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前,第五大道一直是希望证明自身影响力的时装品牌的不二之选。尽管曾在百货商场短暂地设立过旗舰店,但Sandro最终选择了突破常规——而在此前,匡威、J.Crew等品牌已率先探路于此。
SoHo区的故事已被不断讲述。19世纪,铸铁建筑率先重塑了这个区域的整体形态,大量工厂成为主角。而后,工厂南迁,空置的Loft被充满艺术气息的波西米亚人打造成艺术空间和展览中心。横贯SoHo区的百老汇大街陆续被新的剧院占据。区域的艺术特质也成为后来时尚买手纷至沓来的原因。这一现象也被总结为“SoHo效应”。
如今,SoHo区已经俨然成为与第五大道和麦迪逊大街分庭抗礼的城市时尚地标。即便在工作日,穿着另类的纽约潮人仍在这里为一件称心的时尚单品而走街串巷,那些隐匿在工业建筑中、名牌毫不起眼的买手店,随时等待着被人发掘。成功者如Opening Ceremony与Steven Alan,从时尚买手起家,不仅已经变身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服装品牌,店面也从SoHo区不断延伸,深入纽约更多地区。
一种自主更新、不断换血的模式也在SoHo形成。在这里,已成名的品牌可能凋零、小品牌可能有朝一日成长壮大。J.Crew已经在几年前撤店,原有店面则立即被新品牌替代。新业态也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离地铁站不远,MOMA设计品店面陈列着大量博物馆文创产品;Amazon也参与其中,其线下提货店正在为圣诞节活动进行筹备工作。
南加州大学副教授、英国布鲁金斯学会城市政策研究学家Jenny Schuetz指出,SoHo区成功的城市更新经验,源于这里率先形成的创意社群。正是由于纽约大量存在的亚文化群体,他们在表达自我的同时成为纽约发展的原动力,并成为纽约商业多点开花、并不断形成新集群的源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