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纽约、迪拜、上海、成都……寻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指向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16 23:23

    每经评论员 刘艳美 杨欢

    中国已经步入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时代。

    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超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超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在外部环境复杂、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近年,消费的“基础作用”被一再明确。

    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强调,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如何才能更好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找到核心引擎成为关键,培育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运而生。实际上,早在今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就联合发文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建设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纵观全球,任何世界级消费城市,一个最直观的共性,就是拥有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

    在纽约,它是顶级百货商店、奢侈品大牌云集的第五大道。《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站在橱窗前的经典一幕,满足了人们对这个全球最昂贵商业街区的全部想象。

    在迪拜,它是集购物、美食、休闲、时尚于一体的世界最大购物中心,面积相当于200个足球场,年访客超8000万人次,向全世界展示出这座新兴国际化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在上海,它是“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不到3000米的南京西路上甲级写字楼林立,80%以上的国际顶级品牌落户于此;与它十字交叉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云集,共同形成独属于上海的“城市会客厅”。

    以此为参照,作为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的成都,显然也有这样的潜质——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春熙路商圈,随着近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相继开业,不仅商业能级再度提升,成功跻身全国商圈梯队前列;坐拥古朴与繁华的混合用途式商业街,也让全球生活方式领导者《Monocle》评价道,“这种成功案例足以让任何一个国际化都市眼红”。

    昨日(12月16日),成都再次谋篇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

    城市国际消费地标的进化,是其商业“海拔”在国际网络中的显示度、辐射力与集成力不断刷新的标志;而城市国际消费生态的形成,则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集聚商业资源、创新消费业态、完善设施布局、美化市容市貌、畅通交通网络到健全监管体系等,涵盖方方面面。

    芝加哥大学城市社会学家特里·克拉克有个更为形象的说法——后工业时代,城市本身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消费。

    比如,纽约第五大道不仅是一条“购物大道”,还是一条“博物馆大道”。周边密集分布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在内的近10家博物馆、美术馆,使它在担当商业高地的同时,也成为纽约文化品位的象征。

    迪拜则在城市营造中大胆创新,先后建成世界最大人工岛、世界最大购物中心、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等一批“世界之最”。

    上海在去年的进博会之后,又多出一个新鲜的业态——国际商品购物地,使“展品”真正变“商品”,消费国际新品更加便捷,新的品牌和消费场景也应运而生。

    而立志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都,也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先进营城理念基础上,积极探索自己独一无二的“国际范、蜀都味”。

    依托全球最长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率先提出“公园+首店”新经济模式;夜游锦江、24小时书店、夜间博物馆、夜间健身,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开始向夜间延伸;废弃工业厂房变身创意产业园,大手笔对著名商业街宽窄巷子核心区提档升级,以交子公园为基础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

    站在城市角度,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势必意味着重塑城市经济肌理,带来新一轮城市格局洗牌。

    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断言:“大都市的增长会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与定位。”未来大城市的竞争,体现在都市作为一个整体性场景,在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能力上。

    对任何一个有理想的城市来说,都需迎势而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前11月固投增长5.2% 停车场、5G领域投资空间大

    下一篇

    11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