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有消息称,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证监会将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要求,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明确市场预期,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推动发行、注册和市场承受力的有机统一衔接,切实防控各类风险。一方面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积极支持股权融资,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暂缓IPO发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三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他们表示,不宜再用老眼光看待新股发行问题,新股常态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顺应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选择。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谢欣
新股发行成为A股市场的热门话题。
本周末,有消息称,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证监会将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要求,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明确市场预期,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推动发行、注册和市场承受力的有机统一衔接,切实防控各类风险。一方面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积极支持股权融资,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暂缓IPO发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
过去在市场低迷时期,新股发行曾多次暂缓,甚至被视为市场调整进入阶段尾声的信号。近期多只新股破发,而马上又面临巨无霸邮储银行上市。在这个时点,监管层这一表态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三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他们表示,不宜再用老眼光看待新股发行问题,新股常态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顺应资本市场改革的必然选择。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A股历史上,共有9次暂缓IPO后的重启(也有称8次暂停、7次重启,主要是2001年7月重启后同年11月又暂停,期间发行新股甚少,所以市场统计分析有一定误差)。其中最长是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长达15个月的IPO空窗期。其次是2005年5月~2006年6月约一年的空窗期,最短是2001年7月~2001年11月约3个月的IPO空窗期。
近期,尽管上证指数一直在3000点以下运行,市场成交也到地量,新股发行速度明显提升——如京沪高铁从被受理到过会仅用时23天,刷新了此前工业富联36天IPO过会的纪录。与此同时,进入11月以来,A股市场新股破发频现。11月6日,昊海生科、久日新材两只科创板股票盘中双双跌破发行价,成为科创板开市以来率先破发的股票。11月26日,浙商银行A股上市,开盘不久盘中便破发,最低价触及4.88元,跌破发行价4.94元。11月29日,浙商银行收于每股4.70元,较发行价下跌4.86%。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打新积极性明显下降。11月28日晚,邮储银行的公告显示,网上发行申购户数为888.20万户,较近期其他新股申购户数大幅下降。
不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整体上会企业数量比去年没有特别突出的变化,2018年共有185家企业进入了发审会环节,今年共有146家企业进入发审委审核流程。2019年至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板块共120家企业完成发行,融资1563.09亿元,与去年相比稍有增加。但排队IPO的企业数量相较于去年整年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7日,正常排队IPO的企业为264家,而在今年,截至目前,正常排队IPO的企业已增加至419家。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的转型阶段,因为科技创新本身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因此更加依赖于一个资源配置高效的资本市场。所谓资源配置高效,即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更好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市场“优胜劣汰”的目的。因此本次监管层强调新股常态化发行,旨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非简单的调控股票供给数量。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在中国过去的股票市场发展历史上存在一些时段通过调节股票发行节奏来影响市场。但是历史证明这种调节方法并不科学,也并不有效,因为这种方法是假定股票市场资金的供给是固定的。但实际上,股票市场是好的资产引来新的资金,资金与股票供需满足动态平衡的。调节股票发行节奏从长期来看,效果不会很明显,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就是逐步推动股票发行方式市场化和发行节奏正常化。但这并非完全均衡的发行股票,归根到底是要逐步过渡到由上市企业和投资者自主选择发行时机,如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企业抓住时机去多发股票,这样就会对市场有一个平抑作用。市场表现差的时候上市企业就会选择推迟发行,自然起到调节作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IPO常态化,是资本市场法治化、规范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市场投资者形成正向预期有重要作用,也是市场管理去行政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另外,刘锋指出,审核批文不搞“大跃进”,这一表态非常重要。从根本上说,金融资产许多是跨期资产,包括新股发行在内,市场需要有正常的、长期的预期。资本市场必须规范化、法治化,而不能以行政需要进行人为调控。不搞“大跃进”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会无故中止,二是不会无故突然加速,这就是向市场传递长期稳定预期,有利于树立投资者信心。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指出,从境外市场的经验来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新股破发并不罕见。一只股票IPO之后是否会破发有很多原因,但长期来说,只要市场投资者整体是理性出价的,那么长期来看股价就会向公司的基本面回归。近年来,随着境内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占比上升,A股投资者对于股票定价也日益趋于价值导向,因此,投资者在打新的时候,应更多关注股价是否与公司基本面相匹配。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指出:从美国市场经验来看,新股上市当日破发的数量与上市当日上涨的数量几乎是相同的。归根结底上市前没有进入流通环节,IPO定价只反映定价过程中机构或者分析师的估值判断。进入二级市场后,股价由广大投资人进行博弈,经过博弈之后新股价格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之后的价格也必然根据盈利水平、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波动。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科创板试验注册制非常成功,其强调充分披露信息的重要性,将审查环节前置,最终好坏留给市场进行判断。不要把新股破发看得太重。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过去A股存在新股不败神话,也存在打新资金热炒,造成新股上市后涨幅过多过快,严重影响二级市场的稳定。新股破发并非坏事,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方面使得投资者更加审慎、科学地评价上市公司,重视价值投资,审慎选择打新品种,另一方面倒逼承销商、询价机构注重对企业的合理定价,而不是一味地抬高发行价格,这样整个市场才会形成一种买方和卖方在新股定价上的合理制衡机制。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市场成熟度、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占比的提升,资本市场的价值化程度将上升,但同时股票市场的换手率会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投机属性下降,长期价值投资属性上升。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去一阶段A股市场价值化程度上升、但换手率下滑的组合,可能更多是市场日趋成熟的一种表现。新股常态化发行,可能会使得基本面较差的股票“壳价值”下降,但对于那些优质公司来说,其实影响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举措的结果,会进一步加速资本市场中的“优胜劣汰”,对于整体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有提升作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指出,监管发出新股常态化的信号,对市场来说可能有个消化过程和博弈过程。但长期来讲,坚持法治化、常规化,坚持少行政干预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多作用,对投资者形成长期稳定预期有重要作用。A股市场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必然需要配套相应措施。新股常态化只是一个方面,退市常态化、再融资发行常态化、投资者保护常态化都需要跟上,才有利于资本市场真正健康稳定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