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悟刚向记者点名了几个他期望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工业4.0上,中国西南地区与德国有大量合作空间;而成都、柏林两市即将完工的新机场,则为直飞航线的开通带来了可能。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鲁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弃非 摄
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在英国脱欧的推动下,似乎正得到空前强化。
11月4日至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马克龙访华团队中,不仅有欧盟下一任贸易专员菲尔•霍根,德国教育和研究部长以及德国商界的代表人员也在其中——在外国领导人的对华国事访问中,此举十分罕见。
“现在,在经济关系上,比起德国与欧洲对垒,我们更希望说,德国与欧洲携手一道。”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鲁悟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欧洲国家正在互相靠近,统一共识、共同处理各项事务。在对华关系上亦如是——德国希望以欧洲这个整体的身份,参与中国各领域的交往。”
欧洲“抱团”的另一面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联手对抗保护主义、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努力。在此目标下,拓展对华合作重点内容:今年,在马克龙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先行一步,完成了她任内的第12次访华行程。
对于新到任成都的鲁悟刚而言,尽管他曾在1997年至2001年间任德国驻上海副总领事,但如今两国合作已有了完全不同的背景。作为中德合作的“推动者”,他需要进一步思考可行之策。
“20世纪末,大量FDI正在涌入中国,但现在,这种单向的投资已经有了反向箭头。超过20年的经验让那些落户中国的德企变得更像本土公司,这也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方式。想要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需要可持续性的良好的投资政策。另外,在国际合作中,例如吸引国外商家参加本地大型国际会议,需要尽早筹备并发出邀请。”鲁悟刚向记者点名了几个他期望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工业4.0上,中国西南地区与德国有大量合作空间;而成都、柏林两市即将完工的新机场,则为直飞航线的开通带来了可能。
强化“欧洲整体” 提升中德高科技合作
上个月,在一次议会讲话中,默克尔提出,在2020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德国将把与中国的关系定为关键议题。在此计划下,据多家媒体报道,下半年在莱比锡举办中欧峰会的规格将得到空前提高。
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指出,建立一个“27+1”机制,凝聚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交往,将是默克尔最后一个任期的政治遗产。
“过去,通常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参加中欧峰会,而且参加的大多是总统的全权代理、议会主席等,但明年,几乎各国都将有首脑出席会议。”鲁悟刚向记者透露,“借此传递的理念是,不希望欧洲内部产生对立,并且欧洲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交往。即便可能面临英国脱欧,欧洲经济仍然强劲、仍然有巨大的购买力、且体量较美国更大。”
就在今年1月初,德法两国签署《德国和法国关于合作和一体化的条约》(又称《亚琛条约》),这被认为是56年前两国签署《爱丽舍条约》的更新和补充,以及以德法两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近彼此的明证。两国官员在不同场合均曾提到,加强与中国合作,对于欧洲解决自身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个例子是,今年9月,默克尔开启了她14年任期内第12次访华行程。而马克龙此前承诺,每年均将安排访华行程,以增强中法合作。
在新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德合作持续向好发展?
“在今年默克尔总理的访问中,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工业4.0和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是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的可获得性。”鲁悟刚对记者解释道,德国希望与中国发挥各自长处,在大数据、AI等高科技领域探讨合作议题,比如,德国传统汽车制造业与中国正在发展的电动车、自动驾驶车行业的合作。
德国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的愿望在多个方面得到印证。在默克尔的访华团中,包含了多个自动驾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而在最近德国出台的《电信与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个人数据使用的安全需求目录》中,并无对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限制的内容。在不少人看来,这反映出德国与中国在5G等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并不事先排除某个单独企业,没有出台任何歧视政策。”鲁悟刚说,“事实上,在大数据等领域,两国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大量人口意味着中国拥有大量的数据,而建立新行业机制的前提是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为大数据管理带来新的突破。”
应对老龄化危机 推动两地人员加速来往
对于鲁悟刚来说,两国合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员交流。劳动力规模的不断萎缩让德国需要吸引来自全球的人才,而正在实现弯道超车的西南地区城市,在他眼中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四川与德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四川有8340万人口,而德国最新的人口总量为8410万;四川总面积为48.6万平方公里,而德国是35.7万平方公里。同时两地也有一些不同:四川2018年GDP为4.07万亿人民币,而德国是3.35万亿欧元;四川的GDP增速是8.0%,而德国仅有1.5%。这说明四川和德国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弥合这些差距。”鲁悟刚举例说。
他特别提到了劳动力数量的差异。尽管两地人口相近,但根据他了解到的数据,四川的劳动人口有6400万,但德国仅有4500万。“德国正在面临老龄化问题,在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鲁悟刚说,“德国联邦政府的一个新的项目是为来到德国进入医疗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外国人出台特殊签证程序,我们也在探索该政策如何在中国得到更好推广。”
曾经在上海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到高校合作在推动人才交流方面的作用。“我任期内的一个目标是推动该地区德语的接受度,可能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或者设立一个德国学校。过去,同济大学和许多上海的大学有效推动了德语的普及,也许我们也可以和四川的大学加强德语语言教学方面的合作。”他说。
而对于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他还有更多期待。
2018年,中欧班列(成都)新开通的6个欧洲站点中,德国站点占了3个——分别是不来梅、汉堡和杜伊斯堡。加上最早开通的纽伦堡等城市,成都通过陆路运输与德国建立起了密织的路上通道。鲁悟刚对此印象尤为深刻,“铁路连接是两地交通合作的起点,它让成都成为了中德两国加强物流交换的西南枢纽。”
新的合作机遇正在航空领域出现。根据此前德国官方的消息,正在施工中的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将于明年10月开放,若不出意外,它将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时成为2021年投入运营的世界级大型机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希望能开通成都到柏林的直飞航线。”鲁悟刚说。
频率搭调、节奏合拍,和谐的发展步调让两地正在孕育出更多的合作可能。第一次来到成都的鲁悟刚常常回忆起在上海的时光,“这里的发展节奏与当时的上海如出一辙,但很好地避开了发展的弯路。”而更加明晰的对外交往中心地位,也让成都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成为中德合作的“试验场”。令鲁悟刚期待的是,在成都明年的欧洽会上,更频繁以整体身份出现的欧洲国家将如何与中国达成新的合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