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文多
靴子终于落地。10月31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举行5G商用启动仪式,正式推出5G商用套餐,起步价格128元。5G套餐启动,意味着5G时代的大门已经面向消费者敞开,而5G对于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变,则离不开5G手机的普及。
面对即将到来的5G手机换机潮,一场终端厂商之间的5G“蓄客战”即将打响。截至目前,我国四大国产手机厂商均发布了5G手机。其中,华为表示,搭载麒麟990 5G SoC,支持5G双模双卡的华为Mate30系列5G手机于11月1日正式开售。在海外多地已经上市5G手机的OPPO则表示,国内将在12月发布高通双模5G手机。vivo方面则更显激进,在今年8~9月已接连发布了两款5G手机。
通讯技术代际的更替往往加快行业洗牌。在3G向4G智能手机切换的过程中,当年的“中华酷联”如今只剩华为一家独大,这次的5G更替,同样是一场谁都不想掉队的赛跑。
5G“蓄客战”即将打响
今年以来,多个手机品牌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5G手机。
作为全球首款第二代5G手机,华为Mate30系列实现2G/3G/4G/5G全网通,支持5G NSA/SA双模、5G+4G双卡双待,可充分应对不同网络、不同组网方式下对手机芯片的硬件需求。
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曾强调,Mate30系列是双模5G全网通。据记者了解,华为Mate30 Pro 5G采用全场景天线设计,机身共计21根天线,而5G天线多达14根,可以保证高速、稳定的5G信号联接。
vivo在国内市场布局5G显得较为“激进”。今年8~9月,公司接连发布了iQOO Pro和NEX 3两款5G手机。其中,iQOO Pro直接将5G手机价格拉到了4000元以下,以亲民价吸引用户关注。
OPPO也是国内率先具备5G商用能力的厂商之一。OPPO表示,国内将于12月发布高通双模5G手机。而此前,OPPO Reno 5G版已经在海外多地陆续上市。今年5月1日,OPPO与瑞士电信共同推出的OPPO Reno 5G版,成为了欧洲首款正式上市售卖的5G手机。抢先发布5G产品让OPPO迅速打开了市场。OPPO方面透露,在英国EE(电信运营商)上市以来,OPPO 5G手机在该运营商的5G手机销量中占比12%。为了迅速普及5G,OPPO副总裁吴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OPPO明年3000元以上的产品都将是5G产品。
而在更早的时候,中兴、三星等厂商也相继发布了首批5G手机。
手机大规模迭代没那么快
伴随着发令枪响,除了苹果外,全球头部手机厂商都发布了关于5G手机上市的最新进展。行业内也围绕“全球首款”“真假5G”“5G手机价格媲美4G”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过,与热闹非凡的5G手机市场相比,首批5G手机的发货量仍较为冷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9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623.6万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49.7万部;2019年1~9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7亿部,其中5G手机78.7万部。
根据IDC预测,今年5G手机出货量为670万部,仅为整体出货量(13.95亿部)的0.5%;但IDC认为,虽然今年5G手机出货量并不多,但更换5G手机会成为接下来几年内消费者更换手机的主要推动力,因此5G手机销量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逐渐攀升。2023年,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整体手机出货量的26%。
Canalys分析师贾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5G启用初期,运营商的套餐设计还是会对用户的大规模迭代形成一些制约,不仅价格较4G套餐起步价高,同时速度也存在分级,但当前又没有对5G有刚需的应用场景出现。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5G时代初期,5G手机依旧难以成为大众用户的选择。然而,进入明年后,随着运营商对5G的大力推广、覆盖区域的提升、更加便宜的5G手机登场、5G使用案例的出现,5G将会在国内有非常大的发展。
此外,在贾沫看来,虽然国内已有多款5G手机问世,但5G产业链仍不成熟,需要运营商、通信设备商、芯片商、手机厂商等上下游共同推进。这其中,芯片至关重要。“大多数厂商不想只单纯依赖于单一的5G芯片供应商,这也就形成了目前vivo与三星,OPPO与高通以及小米与联发科的5G芯片合作态势。而拥有自己解决方案的华为,也得以占据更加主动的战略位置。同时,其他厂商——比如中兴,也在大力研发自己的芯片以期在5G大潮中崛起。”贾沫说道。
事实上,5G商用前夕正值国内手机市场剧变。日前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仍下降3%,但华为销量同比暴增66%,甚至超越巅峰时刻诺基亚40%的市占率,成为五大头部厂商中唯一增长的品牌。相应的,vivo、OPPO、小米以及苹果的销量均出现了下降。
在这一背景下,借助5G稳固,提升市场,成为一场谁都不能掉队的赛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