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于近日向辖内金融机构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旨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科技中心。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央行上海总部于近日向辖内金融机构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银总部发〔2019〕6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深化金融科技成果应用、加大新兴技术研发、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长三角金融科技合作共享、提升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效能、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等八个方面提出40项指导意见,旨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着力挖掘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潜能,深度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提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科技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在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形成金融科技集聚效应方面,《指导意见》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优惠政策,在上海设立赋能平台、金融科技事业部、特色支行或金融科技公司等。支持全国性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落户上海,并做强做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创新实验室,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强化金融科技智库咨询力量。
在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在上海市重点区域先行先试,鼓励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试点,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复制推广。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指导意见》要求,提升企业融资精准化服务水平,引导金融机构使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级模型,通过数据融合、替代数据等方式提升数据洞察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对重点领域企业的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鼓励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有效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风险管理方面,《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安全和创新并重,提升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推动以密码技术、量子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为代表的安全技术自主创新及研发;鼓励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业务模型上加大投入,开展自主研发;推动安全可控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的风险防范;加大金融信息保护力度等。
监管效能提升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建设金融科技业务评价体系,密切关注大数据、分布式账本、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技术标准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推动行业评估、第三方评估、公众评估等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同时,借鉴国际实践,在风险可控和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简化的审批程序,从事金融创新的企业提交申请并取得有限授权,在一定范围的实景环境中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
此外,区块链技术也有望应用于监管体系的构建。《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建立数字化监管体系。研究探索制定统一标准的监管规则和报送数据要求,借助区块链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技术,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减少多头报送,提高监管机构监管时效性,推动风险防控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