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高息高返”?浙江有银行调整车贷提前还款规则:免违约金期限由“满2年”改为“满3年”
近期,浙江省内部分银行对车贷提前还款政策进行调整。农行杭州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年期车贷免违约金期限由满2年改为满3年,未满3年提前还款将按剩余本金5%收取违约金,且浙江省内农行政策一致,存量车贷业务不受影响。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银行此举旨在稳住利息收入。此外,汽车金融市场“高息高返”潜规则正面临严监管,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
每经热评︱多家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 科技浪潮下金融创新重新校准
在金融科技持续迭代的当下,银行这一业务调整是主动适应新环境的务实之举。长远来看,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成熟,未来金融服务大概率将在安全性与便捷性上实现更优平衡,为用户带来更可靠、高效的体验。
董监高齐上阵,多家银行公布增持、估值提升计划,还有“红包雨”在路上
近日,A股市场增持回购热潮涌动,多家上市银行纷纷披露股东或高管增持计划。本周以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宣布了增持行动和计划,同时,部分银行董监高也自掏腰包增持,如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相关人员计划分别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3000万元和2000万元增持自家股份。此外,随着年报季到来,23家银行密集披露估值提升计划,涉及提升经营管理、稳定分红预期、完善信息披露等措施。
增持回购“刷屏”!多家银行发声:全力支持
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掀起回购增持潮,银行业积极响应,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支持上市公司稳定资本市场。去年10月设立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总额度3000亿元(可增加),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助力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股票。截至今年4月9日,银行授信总额已超3000亿元,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领域企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加速推进相关业务,与数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浦发银行净利增长23%的背后:信贷投放创新高,息差边际降幅跑赢市场
浦发银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贷款总额达53230.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2%,信贷净增量创近年新高。行长谢伟表示,2024年贷款占比提升3.25个百分点,资产结构优化显著,同时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十年最低(1.36%)。浦发银行2024年实现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十二年新高。其业绩增长得益于信贷快速投放、负债成本下降、投资收益增加及资产质量改善。
多家银行宣布:下调!
4月8日起,平安银行某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下调40BP。记者从平安银行理财经理处获悉,该产品3年期存款利率由2.05%降至1.65%。银行出手调降存款利率,平安银行并非个例。记者注意到,随着“开门红”活动落下帷幕,4月以来,多地中小...
又一波存款“降息”来袭!多地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定存利率,有3年期产品下调幅度达80BP
4月以来,多地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例如,平安银行某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下调40BP。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利率调整预期及储户存款定期化趋势促使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来控制成本。未来,随着高成本负债到期及自律机制强化,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浙商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 管理层回应资产质量、息差走势等热点问题
◎2024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增速居于股份行前列;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展望2025年,侯波表示,净息差下行是行业共性和业务转型主动调整后的综合结果,2025年预计仍处于下行通道,但降幅将明显降低。
代理费率调整、息差走势、资产质量⋯⋯邮储银行管理层回应市场关注热点
4月2日,邮储银行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郑国雨回应市场对其核心一级资本“紧平衡”状态及“自营+代理”模式下代理费调整机制的关切。邮储银行迎来13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并加速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法落地以突破瓶颈。同时,邮储银行首次主动调整代理费,优化费率结构,助力盈利能力增强。发布会上还就息差走势、资产质量等问题作出回应。
“2字头”消费贷“踩刹车”
年初以来一路下探的消费贷利率开始“踩刹车”。记者了解到,部分城商行已于近日调整了旗下消费贷产品的利率水平,由此前2.58%调整至3%。此外,更多银行的调整动作将在下月落地,有大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消费贷利率将于4月1日上调;也有部...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优惠将“踩刹车”,能最后薅一把羊毛吗?业内提醒:这个算盘可不兴打啊⋯⋯
年初以来,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6%以下,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甚至低于房贷利率。不过,多地银行日前已陆续调整消费贷利率,部分银行已将利率从2.58%上调至3%,还有银行调整将于4月1日起实施。此次上调旨在缓解银行息差压力,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同时引导消费者理性借贷。
每经热评︱“信用卡炒金”不可取 莫让套利游戏透支财富安全
黄金可作为避险工具,但适合长期持有,应避免短期投机。银行机构的风险提示,既是对市场乱象的规范,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摒弃投机心态,谨防“馅饼”变成“陷阱”,在波动的市场中守住财富安全的底线。
交通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高管层回应净息差、现金分红等热点问题
3月21日,交通银行披露了国有大行首份2024年年报。去年交行集团实现净利润935.86亿元,营业收入2598.26亿元。交行董秘何兆斌回答每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按照21日收盘价,交行A股的股息率在5.26%左右,H股股息率是5.8%,交行股票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未来的交行将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来到“2”字头!信贷助力提振消费背景下,银行业寻求零售业务破局
近期,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将消费贷利率下调至2.7%以下,部分低至2.58%,其中包括招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此次调整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竞争压力驱动。据悉,截至2024年半年度末,37家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中有一半机构消费贷占个贷比例超过了20%。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贷最低平均利率可能长期维持在“2”字头。
债市调整引发多款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业内提示:调整接近尾声的信号已显现,定价逻辑最终会回归基本面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吐槽”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据悉,近期债市经历了一波调整,导致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滑,部分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接近-10%。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表示,随着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债市长期利好逻辑未变。而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本轮债市调整或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