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央企频频“出清”金融股权,“中粮系”拟转让徽商银行7841.7万股
日前,中粮集团及旗下中粮科技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徽商银行合计7841.70万股内资股,其中中粮集团拟转让3810.75万股,底价1.18亿元;中粮科技拟转让4030.95万股,底价1.25亿元。此举意在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主业,符合“退金令”背景下国资央企整合涉金融业务的趋势。转让完成后,中粮系将不再持有徽商银行股份。
第32家理财公司开业!浙银理财答每经:面对新的市场形势,银行理财要增强交易能力
2月18日,浙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浙银理财在杭州开业,成为全国第32家理财公司和第12家由股份行设立的理财公司。面对利率下行和“资产荒”挑战,浙银理财表示将淡化规模情结,更强调稳健、规范、专业的经营理念,注重投研能力建设、人才布局和科技赋能,夯实基础后再追求规模增长。
开放“真爱窗口”、利息谐音“一生一世”、赠送甜蜜礼品……多家中小银行推出情人节活动,以“定情”营销“定存”
2025年2月14日情人节期间,多家中小银行在全国各地推出特色“爱情存单”活动,吸引情侣客群参与。这些活动通过将存款金额谐音与爱情元素相结合,如“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并赠送甜蜜礼品或爱情对戒,以浪漫营销方式促进定期存款业务。尽管这些产品的利率与普通定存相当,但其创意十足的营销手段增加了客户互动和业务转化机会,成为中小银行在揽储竞争中的新尝试。
银行黄金业务火热,有客户单日斥资千万买入! 记者实探多家网点:有理财经理建议定投平滑风险
在上海地区,各大银行迎来贵金属销售旺季,实物金、积存金及相关理财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银行推出多种黄金投资产品,如招行金生利、兴业添利金条和交行金生金,这些产品允许投资者在持有一定期限后获得额外黄金克重收益。其中,招行金生利100克一年后可提取101克金条,即将调整为两年期增加1克。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通过定投方式平滑价格波动,并强调黄金的保值作用,而非短期获利。
每经热评|防范“先享后付”潜在陷阱 推动消费模式健康升级
规范“先享后付”这一消费模式,必须通过多方协作,确保它能真正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市场繁荣的有益模式。
银行股红利行情有望延续!13家银行业绩快报“出炉”:12家银行实现净利润增长,浦发银行净利增幅居首
近日,A股13家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涵盖4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其中,区域性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去年信贷投放明显提速。南京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1.32%,浦发银行净利润增长23.31%。
12家股份行理财子“集齐”:浙银理财获批开业,已于去年“招兵买马”
浙商银行理财子公司浙银理财获准开业,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这是全国第32家理财公司,也是第12家由股份行设立的理财公司。浙银理财是12家股份行理财子中最后一家获批筹建的机构,批复时间为2023年底,经过一年筹备后正式开业。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均拥有了各自的理财子公司,成为当前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A股银行密集派发中期红利 节前最后一波百亿“红包”在路上
新“国九条”政策出台后,多家银行积极响应监管有关一年多次分红的要求。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23家推出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加上今日派息的3家银行,目前已有21家银行中期分红“兑现”,合计分红金额超2400亿元。此外,兰州银行、交通银行将于明日进行派息,这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波“红包雨”。
又增3家!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参与行扩围,交行、汇丰、渣打等加入
近日,交通银行、汇丰中国、渣打中国联同其香港关联机构,推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服务,至此提供该服务的银行增至8家。此外,据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日前披露,深圳首批开展港人代理见证开户试点,累计开户近40万户,交易金额超300亿元,占大湾区九成。
兴业银行“老将”洪枇杷加盟厦门银行,已任党委书记
1月21日,记者获悉,洪枇杷已任厦门银行党委书记。洪枇杷出生于1971年7月,拥有研究生学历,曾在兴业银行供职多年,历任三明分行、泉州分行和厦门分行行长,并于2022年担任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厦门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大陆首家具有台资背景的城商行,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
5家上市银行业绩快报出炉,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近日,4家A股股份行和1家A股城商行率先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长沙银行5家银行。整体来看,前述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浦发银行同比增幅最大,达到23.31%。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两家银行不良率较年初分别下降0.02个百分点、0.12个百分点,其余3家银行与年初持平。
2025年银行股还值得投资吗?开年以来多家银行获机构调研,投资者聚焦“开门红”信贷投放、存款付息率等热门话题
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板块指数涨幅达43.53%,创下近十年最大涨幅。自2025年初以来,机构频繁调研11家A股上市银行。调研重点包括信贷投放、存款付息率改善措施、资产质量展望及分红安排等问题。多家银行表示,“开门红”信贷投放开局良好。例如,杭州银行和苏州银行贷款投放高于去年同期。
瑞银:银行资产质量受益于化债计划,高息股仍具备吸引力
2024年,中国银行业股价表现领先于MSCIChina指数28.4个百分点,全年涨幅达48%。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在第25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指出,尽管宏观层面存在压力,如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下降,但存款利率下调或将部分对冲这一影响。展望2025年,随着房地产销售逐步企稳,按揭贷款预计将恢复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