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6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 国内投顾市场争夺战打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30 00:50

    随着外资私募在中国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开始布局投顾市场,已有6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对此有私募表示,对于国内规模巨大的投顾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必然掀起机构争夺战。

    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吴永久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以来,投顾业务资质成为外资私募关注的焦点,前期陆续有3家外资私募机构获得了投资顾问资格,而近期毕盛投资、安本标准投资等外资私募也在今年陆续拿到投顾业务资格,获准在中国市场开展机构业务。对此有私募表示,对于国内规模巨大的投顾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必然掀起机构争夺战。

    6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

    今年以来,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快,今年发行的产品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实际上自《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正式发布以来,2017年1月3日,首家外资私募机构——富达利泰投资在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自此拉开了外资私募的备案潮。

    随着外资私募在中国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开始布局投顾市场,今年3月份,路博迈投资和富敦投资成为了国内首批获得投顾资格的外资私募机构,引起了市场的较大关注。今年6月21日,外资私募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成功在基金业协会完成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登记备案。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毕盛投资、安本标准投资等3家外资私募在今年陆续拿到投顾业务资格,获准在中国市场开展机构业务。

    而今年以来,投顾业务资质成为外资私募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监管层对私募作为第三方投资顾问提出了“1+3+3”的要求:已成为在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最近三年无不良从业记录。

    所谓的“3+3”资质,即是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有不少于3年的可追溯业绩,其中业绩情况需要经过托管、审计等公允机构出具相应的产品报告或其他证明材料予以证明,这对不少中小私募而言,具有一定的门槛。而银行资金的投资顾问业务则是一块“大蛋糕”,中小私募自然会努力争取。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不少中小私募四处招聘具有3年投资经验的投资经理,甚至采用借人、挂靠等方式以达到投顾人数。

    投资顾问市场打响机构争夺战

    据中基协数据显示,自2016年6月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政策公布以来,已经有21家外资私募在协会完成登记,共备案51只产品。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21日,外资私募今年备案的私募基金总数量已经达到25只,超过去年全年的总数21只。

    当前外资私募发行的产品策略越来越多元化,包括股债主动策略产品、量化策略、FOF等。而外资私募在获得投顾资质后,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期货等机构提供投顾服务。而外资私募机构积极参与获取投顾资格,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呢?

    2018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明确私募基金可以通过投顾模式与银行公募理财和私募理财开展合作。当然私募机构需要获得投顾资格,才可开展投顾业务。而目前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发行两种产品:一是作为管理人自主发行的产品;二是与银行、信托等通道合作,私募机构以投资顾问的身份提供投资建议的产品。因此私募基金获得投顾资格后,就可以给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做投资顾问,实现业务拓展,扩大规模。

    对此有私募表示,在目前的国内投顾市场,大型私募机构占比较大。实际上从顾问管理类私募产品的发行数量来看,自2016年起开始逐年减少,首先是不少银行都选择大型并且有可追溯业绩的私募做投顾。其次是阳光私募机构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自主发行产品。而外资私募进入投顾领域是否会抢占本土投顾私募的市场呢?有私募人士表示,这个市场最终还是凭实力说话,外资私募做投顾对本土私募市场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外资私募在国内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实盘业绩证明自己,如果表现不佳,也会被市场淘汰。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曾告诉记者,短期来看,外资私募的介入,对本土私募的冲击应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长期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拿到投顾资格,在整个市场存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土私募在一定程度上会承压,当然也会激励本土私募提升服务和投资能力,才能和外资私募争夺市场。对于银行而言,意味着多了一个更优的选择,从而促进市场竞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上半年完成47.8%的目标 世茂延续三年高增长势能?

    下一篇

    中国有能力消化贸易摩擦影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