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5年内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2025-04-26 13:00

    4月25日,“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聚焦“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表示,人类最终能源结构将是可再生能源与聚变能结合。据悉,合肥正在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建成,2030年前或实现核聚变发电。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马子卿    

    4月25日,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

    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表示:“人类的最终能源结构是一小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大部分的聚变能。”

    在李建刚看来,核聚变发电有燃料无限、零碳排放、固有安全性三大优势。聚变反应燃料的氘取自于海水,反应产物仅为氦气和中子,并且没有堆芯熔毁风险,可以随时终止反应。因此,聚变发电能够很好地实现能源调峰,并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合肥正在建设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BEST装置将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李建刚在活动中表示:“我们预计将在2027年建成BEST装置,大家最迟会在2030年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也门拉斯伊萨港再次遭美军空袭

    下一篇

    如何利用均线判断市场趋势与强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