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段思瑶
6月,自主品牌销量继续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车销量同比增长24.9%,主流合资车销量同比增长9.1%,自主品牌销量则同比下滑8.3%。
“6月大部分车企的销量增长来自于‘国五’清库,自主品牌的清库难度相较合资品牌更大些,所以自主品牌想实现增量很艰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自主品牌库存预警指数从53.5%下降至50.1%,这意味着不少自主品牌因清库存实现销量回升。但因“国五”车降价,“国六”车价格受到影响,未来价格体系如何重塑,成为摆在自主车企面前的新问题。
吉利下调年度销量目标
吉利汽车官方数据显示,6月吉利汽车的销量约为9万辆,同比下滑29.3%;累计销量约为65.1万辆,同比下滑14.9%。但即便如此,吉利仍是今年上半年自主阵营的销量冠军。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的不少车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博瑞作为吉利汽车的旗舰轿车在6月售出1551辆,较去年同期下滑68.9%。SUV板块上,博越6月销量约为1.4万辆,同比下滑37.9%。
新能源车则成为吉利汽车的销量增长点。今年吉利推出的几何A上市3个月累计销量达4135辆。由几何A、帝豪GL PHEV、缤越PHEV等车型组成的新能源车型阵容,上半年已为吉利贡献了约5.7万辆新车销量,同比增长301.1%。
7月8日晚间,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公告称,由于今年上半年总销量低于原定预期,加之今年剩余时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持续不确定性,集团管理团队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151万辆下调10%至136万辆。“吉利也曾调高过目标,如今调整年度目标属于尊重市场规律和对整个产业链条负责的选择。”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表示。
车市“寒冬”中,同样在销量上求稳的还有海马汽车。虽然未公布年度销量目标,但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高潮告诉记者今年海马要“求稳”:“今年的市场和行情大家心里清楚,尤其在‘国六’排放标准过渡阶段,价格比较混乱。海马汽车现在公开和经销商讲‘不求量’,不定急于求成的目标。”公开数据显示,海马汽车上半年销量约为1.4万辆,同比下滑65.1%。
“国五”清库助长安销量回升
不过,“国五”清库也让部分自主车企在6月收到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比如,久陷销量困境的长安汽车,6月自主车型销量约为6.9万辆,同比微跌0.7%,环比增长44.1%,尤其是SUV系列产品出现了较快增长。
“长安销量提升得益于CS75和CS35产品升级后带来的生命力,CS75系列有七成销量来自于新一代产品,CS35系列则有九成销量来自CS35Plus。”长安汽车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不过,CS35 Plus和CS75均是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长安汽车销量提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国五”车清库存。在乘联会6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上,长安汽车位居第7位,是除吉利之外的第二个自主车企,这也是时隔两个月后,长安汽车重回该榜。但4~5月是长安汽车“国五”清库存的重要时期,记者了解到近两个月多家长安汽车经销商都推出了“国五”清库存活动,部分长安“国五”车型优惠达到1.5万元。
除了长安汽车外,不少自主车企也在6月加快了“国五”清库速度,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如比亚迪6月销量约为3.9万辆,同比增长3.1%,上半年累计销量约为22.8万辆,同比增长1.6%。广汽传祺6月终端销量约为5.5万辆,同比增长57.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5.6%。
上汽乘用车低价突围
有车企靠“国五”清库拉升销量,有车企却在为下半年的车市提前布局。比如,上汽乘用车就试图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上市的几款新车都采取了低价策略。如全新荣威i6 Plus实际支付价为6.98万~11.98万元,近日上市的新款荣威RX3售价为6.98万~11.08万元,均下探至6万元,去年荣威i5的售价也下探至6万元。
上汽乘用车的低价策略已在销量层面初见成效。数据显示,6月,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品牌销量约为4.7万辆,同比增长40%;上半年该品牌销量约为21万辆,同比增长6%。名爵品牌6月销量约为2.5万辆,同比增长55%;上半年该品牌销量约为12.7万辆,同比增长3.8%。
“2019年是中国汽车市场最残酷的一年,很多企业要被淘汰,只有活下来才会有希望。”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曾向记者表示,上汽乘用车在短期内将选择以利润换生存空间。
事实上,“增配减价”或“增配不加价”已成为自主车企在车市“寒冬”中的共同选择。如近日上市的哈弗M6选择“增配不加价”,售价仍为6.6万元起步;新款帝豪增配后售价仍为6.98万~9.88万元。
乘联会分析指出,“近期‘国五’车型大幅降价对车企的品牌和渠道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车市下行,车企们为了存活选择以价换量。但未来价格如何重塑,对自主品牌而言将是重要挑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