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殷志刚表示,由于传统养老观点迭代更新,养老需求向前端转移。“保险系”养老社区的不断涌现,正是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发展方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实习编辑 徐豪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前景巨大。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剖析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
6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CHINA AID)上,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上海国资研究院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殷志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传统养老观点迭代更新,养老需求向前端转移。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下,满足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慢慢释放,养老服务业态越来越多,更是激发了潜在的养老需求。”
在殷志刚看来,“保险系”养老社区的不断涌现,正是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以泰康、太保、太平为代表的大型保险机构纷纷布局养老社区,推出“保险产品+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与2017年末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以下简称“《报告》”)预测,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不过到2028年,当期结余可能会首次出现负数,为负1181.3亿元。《报告》同时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
在养老专家看来,在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越来越重的赡养负担之下,养儿防老并不现实。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不能够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时,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保险系”养老社区纷纷落子,部分养老社区项目已投入运营阶段。截至2017年6月末,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8家机构投资29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东部沿海的18个省区。
更多保险机构正加入到“保险系”养老社区大军。据了解,君康人寿也于近日公布了对于养老社区的最新规划,“未来5至10年间,君康人寿计划大力布局医疗、养老、康复以及旅游产业。”目前君康年华已规划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其中北京、上海两大社区已经率先落地,共规划建设2000余套养老单元,社区建成后公司将长期持有运营。
据了解,目前的社区养老资金大多由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单一,社区中缺少养老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此外,养老社区在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档次低,无法满足社会老人多样化需求;服务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运行管理办法等。
对于近年来纷纷入局的“保险系”养老社区而言,有的是在探索“重资产”模式,还有的则是提供整个链条中某一环节的服务。而在养老社区的主流形式上,主要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即CCRC模式。
所谓CCRC,就是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它起源于美国教会创办的组织,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CCRC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殷志刚表示:“应对老龄化,除了保障基本的养老需求,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正在慢慢释放。不仅应该关注老年人的数量,更要关注养老需求的更新迭代,看到老年人对养老品质的需求。”在其看来,新的养老服务业态越来越多,对于养老社区而言,若保险机构作为投资主体,长期持有的险资属性可以保证其提供的养老服务品质不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计划,使虚拟金融产品与实体养老服务相结合,养老理财和养老消费相结合,在资金、渠道、客户等方面均具有天然的优势。
君康人寿副总裁兼健康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金结构而言,养老社区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与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定投资属性十分匹配。从产业背景看,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能打通医疗、养老等上下游环节,实现对保险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商业化养老社区进入市场已有十多年,保险机构还需积极探索创新,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服务品质。如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打造包括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移动管家、生命体征检测、云健康检测、远程医疗等在内的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生活环境。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