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厚认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激励并非给某一项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最重要是法律保障,保障民营经济财产安全;在此基础上,一些产业政策,比如支持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钟尹 摄
11月24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隆重召开。会上,民营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为成都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构筑良好营商环境,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成都在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广阔舞台的同时,民营经济也给成都发展添上“翅膀”。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7年,成都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24亿元增加到6746.4亿元,贡献全市48.6%的GDP和54%的税收。未来,成都也必将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演绎更多产业业态、创构广阔市场空间、激发巨大消费需求。
不可否认,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当前,各地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如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
如何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不同地区政府部门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正在研究的更大规模减税政策对民营企业有何促进作用?《每日经济新闻》(下称NBD)记者带着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
NBD: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也不断凸显,您认为民营经济的贡献和作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赵全厚:从数据上看,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吸纳就业、贡献税收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能够缓解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财政压力。
民营经济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税收,民营经济发展好了,政府无需加大力度去刺激经济。未来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得更好,对于税收的支撑作用会进一步显现。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税收收入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从科技创新来说,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化的重要支撑点,民营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动力。
当然,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仅是为了获得民营经济税收,更重要的是,民营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够提供很多就业岗位,带动创新发展等。整体上来说,民营经济发展好了,既可以促进民生,也可以稳定宏观经济发展。
NBD:此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密集发声,并向有关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诉求,比如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缓解民企融资问题?
赵全厚:缓解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可以深入研究,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及金融部门内部激励机制。
首先,要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制约,任何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赖于信用保证,当前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也带来极大负面效应,要让一些私营老板能够提升信用度。
其次,社会要形成融资担保体系,能够给民营经济增信,或者能分担部分风险。今年我们看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661亿元,将对民营经济中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金融部门要克服歧视,有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金融部门应该从内部激励等制度改革上克服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对于成长性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经济或还是民营经济,应当一视同仁。
NBD: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您认为未来需要从政策层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哪些帮助,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赵全厚: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激励并非给某一项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最重要是法律保障,保障民营经济财产安全;在此基础上,一些产业政策,比如支持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政策层面已经出台相关文件,我认为下一步要在法律层面有所行动,尽可能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细则,有法律条款,政策稳定性更强,也就容易稳定预期。总的来说,尽管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年度之间有一些波动,但从长期来说,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NBD:我们知道,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进步空间。您认为,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应当做出哪些调整?
赵全厚:民营经济存在一些区域差异,因为民营经济更加适应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换句话说,哪个地方有市场,民营经济就容易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民营经济,未来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从短期来说,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较好,与它的区域优势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到这种现状;另一方面,在中西部,政府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放管服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弥补区位不足,这样才能为创业者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才有可能更好地成长。
NBD:当前,政府部门正在研究更大规模减税政策,您如何评价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于民营经济的作用?
赵全厚:实际上我们在减税过程中并没有特别针对民营经济,只是针对企业规模,比如说对中小企业大规模减税,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减税中受益效果更为明显。相较大型企业,为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减税,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在就业、创新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