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胥 帅
▲唯美度董事长 晨光
沿着首尔江南区狎鸥亭洞一路走下去,除了能看到SM等娱乐公司和韩剧取景地,整形医院和医美机构也是颇具代表性的风景线。在狎鸥亭洞十字路口约3公里的半径范围内,聚集了几百家医美及整容中心。
这仅是“颜值经济”时代悄然来临的缩影。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医疗美容行业成为继房地产、汽车、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2017年我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总收入约为1000亿元。
“颜值经济”也让中国企业嗅到商机。在几年前“出海”掘金,拥有唯美度国际美容连锁集团(以下简称唯美度)董事长、韩国投资宣传大使等多个头衔的晨光,曾在2015年先后收购了韩国上市公司NEXTEYE。受大韩贸易公社邀请,11月6日~8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2018韩国外商投资周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首尔独家专访了晨光,揭秘中韩医美差异及投资方向。
“某些企业想要‘一夜暴富’,但却没有考虑能活多久。”在带领众多中国企业家赴韩探秘美丽经济的同时,晨光也提醒,医美行业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目前国内医美行业尚处于“乱世出英雄”的初级阶段,不能只看到今天赚多少钱,更应该看到赚钱过程中面临怎样的技术风险和人才挑战。
谈发展痛点:尚处“乱世出英雄”的初级阶段
NBD:目前国内医美产业处于怎样的阶段?
晨光: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虽然参与主体众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行业高度分散,处于“乱世出英雄”的初级阶段,正从“蛮荒期”向“规范期”过渡,需要行业人士共同恪守职业尊严和道德,净化行业环境。
此外,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认知也在提升,消费误区也在一步步被打破,不会只追求性价比,而不在乎医美质量,不断提升医美行业门槛。
NBD:此前唯美度投资收购韩国公司的逻辑是什么?
晨光:唯美度此前在中国主要做产品研发和渠道开拓。2015年被誉为医疗界的并购元年,当时收购的韩国医美企业拥有高端技术,在基因检测方面的技术能和美国、德国媲美,而中国拥有广阔的渠道和市场,为唯美度的全球化发展和技术整合带来很多机遇。
NBD:中韩两国医美差异性何在?
晨光:一是医美材料在没有充分竞争的状态下,技术的进步受到一定限制。例如,中国玻尿酸的使用期限是十几个月,而韩国可以达到几年。
二是产品技术人员技术差异,相较于韩国医美市场,医美并未成为消费者的刚需,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比例有待提升。
三是产品市场价格透明度亟须提高。国内存在医美产品、医美项目价格差异大的情况,市场规范需要进一步提升。
NBD:韩国医美产业具有怎样的优势?
晨光:韩国医美产业作为国家一张靓丽的名片推广,政府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医美产业属于技术驱动型,丰富的案例也为韩国培育了丰富的产业土壤。韩国人口仅5000万左右,每年进行的整容项目达到近百万例。我曾经访问过日本,他们的医美人员也有类似的观点。
与此同时,韩国在医美研发方面具有工匠精神,通常一个医美产品在8年内难以走向市场,必须有真正的创新基因和尖端技术才能拿到资金。
NBD:在医美产业方面,中韩两国目前的合作趋势如何?
晨光:近些年,我国整形行业发展快速,手术速度每年递增。相比国内医美产业,韩国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在医疗技术、医疗器械等方面走在前列。在各种协会、中介机构的推动下,中国医美行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向韩国、日本等医美行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创新。中韩技术交流正在不断加深,韩式医美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NBD:目前,中韩两国在医美方面的合作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空间?
晨光:韩国一些保质期较短的医美产品,经过周转周期,到中国消费者的手里可能只剩半年使用时间。如果中国能够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相关资质,中韩两国企业可以一起在中国做研发和临床研究,加速产品的市场化输出和全球化布局。
谈投资机遇:医美材料市场待“掘金”
NBD:国内目前医美药品研发的现状如何?
晨光:国内的医美药品研发大多还在药厂阶段,很少有生活美容进入该领域。例如,从药厂出来可以治疗结节病的药品也可以用于面部祛痘,但通过二次研发才能运用到医美领域。
不过,仅仅凭借药厂标准研发的药品在医疗美容运用的机会有限。按照目前的情况,前期基础研究药厂研发,后期医疗机构和医美机构共同研发的机制值得推广。此前,我们和中国协和医院共同研发,使得药品在医疗和美容产业的运用空间进一步加速。而在未来,随着行业的纵深发展,医美行业的药品也应制定特有的研发标准。
NBD:业界称,医美产业存在毛利率高的“暴利”,您怎样看待?
晨光: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医美市场竞争白热化,很多企业有“一夜暴富”的梦想,但没有考虑能“活多久”的问题。在整形手术上,海外一些国家的专业机构会给消费者静止期思考,几天后再决定是否做手术;而在国内,某些医美机构希望当场获客,这种心态需要矫正。医美行业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不能只看到今天赚多少钱,更应该看到赚钱的过程中面临怎样的技术风险和人才挑战。
NBD:目前,国内大型连锁医美集团“龙头”尚未显现的原因?
晨光:医疗美容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产业,需要做到专业的整合输出,但目前大型连锁医美集团“龙头”尚未显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壁垒:一是专业资质问题。自2002年《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日趋严谨,提供整形美容手术、激光美容仪器项目、微整形注射等服务,均需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外,医美主诊医师必须同时满足注册执业医师、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和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二是产品单一问题,目前中国的医美产品主要聚合在玻尿酸等材料,产品定价不够透明,存在价格差,一些无良商家在产品制造方面货品质量不过关,价格与产品质量不匹配的现象仍存。
NBD:未来医美行业投资机遇何在?
晨光:在我看来,医美行业的产业链环节主要集中在上游的药品、器械生产厂商和下游的医疗美容机构,中游主要是药品、器械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加之娱乐文化、广告传媒以及医美中介O2O平台等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
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应该意识到,医美产业作为专科医院,对资金的需求低于综合医院,但依旧属于资本投入较重的领域。
未来3~5年,医美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有:规范的医美终端机构和上游原材料和产品。美容整形医院是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且行业本身有较大整合空间。
目前,规范终端大多数依旧是使用进口产品,随着国产厂商逐步加强品牌塑造和终端推广,未来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激光、注射美肤设备、填充体,都有较多投资机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