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耶里尼克:新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0-14 23:33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凌建平

    “轨道交通是一个由多种参与主体共同打造的产业,利用中国的优势,可以实现全球更广泛的合作。”在10月12日于成都举行的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上,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耶里尼克说,“比如,在成都市新都区的轨道交通产业园这种集群发展的模式就令人印象深刻”。

    当天上午,耶里尼克也对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考察。如今,以中车成都为“龙头”,新都已形成以3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总投资超过130亿元。一个剑指千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在新都已具雏形。新都区已成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版图上的“新秀”。

    从出口产品到出口服务

    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截至2016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847亿元。截至目前,中国开通轨道交通城市有35个,总里程达到5027.36公里。

    “中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已有很高的水平。”耶里尼克向记者列举了《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排名,“在2017年排名中,中国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一项位列17,许多欧美国家都居于其后,这说明中国有许多能够与国外合作的经验。”

    在耶里尼克看来,当一国在基本需要领域的竞争力已达到一定高度,就具备了提高效率、促进创新的基础。

    在他看来,出口运营模式可以是中国轨道交通国际合作的下一步重点。“通过国家间项目合作,合作对象已经实现了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如何使其真正惠及当地人民,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运营好,这也是中国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合作领域”。

    可率先探索全球标准

    “中国的技术和竞争力得到强劲的提升,离不开‘一带一路’推动下中国与更多国家的合作加深,其中,轨道交通正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基础。”耶里尼克说。

    在他看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中国作用因其本身的产业特性而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如何统一包括车体、轨道、通信等领域的标准,是合作中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的标准化是力量的交融,谁先生产新的产品,谁先把新的技术推到市场,谁就可能占领制定标准的主导权。”耶里尼克指出,“也就是说,设立标准的前提是合作,而且是与竞争相结合的合作,是建立在国家间健康的竞合关系之上的。”

    而在耶里尼克的观察中,中国在这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成都,他发现各国公司在此已形成一个颇具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例如,我了解到西门子在成都修建了智能化工厂,这很棒。在提高效率的要求下,这种智能化运营模式也必然将运用到轨道交通产业中来。”他说。

    “在成都打造的这种技术集群,不同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聚在一起,就有可能探索出一个共同的标准。”他进一步解释道,“而中国恰处于引领市场的地位,有可能制定标准,推动标准,同时把这个标准输出到其他国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家医保局首度抗癌药专项谈判全解析:17种药品拦腰降价进医保 被赞砍出全球最低价

    下一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华:检验检测认证助力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