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坚持生态优先 成都攻坚十大污染防治重点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12 21:57

    成都提出,未来成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把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治蓉、兴蓉各领域、全过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明显的积极变化。

    每经记者 吴林静 谢孟欢    每经编辑 官远星    

    1.7万米的绿道围成都一周,犹如绵延互通的“血管”,将城市的河流、绿地、公园、社区、文化中心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生命力蓬勃的城市绿色大网络。

    一幅幅美景,承载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彰显着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7月12日,成都市又召开了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近五年来,成都市财政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累积投入501亿元,累计投入补助资金、专项资金108.76亿元。成都提出,未来成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把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治蓉、兴蓉各领域、全过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明显的积极变化。

    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锦江水生态治理,是成都描绘“水润天府”水生态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12月,成都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时序要求,以锦江绿道建设为载体,加快锦江水生态治理。

    “重拳治水”是成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之一,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实施了“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力整治黑臭水体,切实加强岷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2017年,成都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黄龙溪和岳店子断面水质提前三年达到考核目标;县城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8.2%。

    不仅是水环境,“治霾十条”和“治土十条”也同步上马。

    来自成都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加103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41.3%、42.3%,全面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

    科学治土方面,成都完成100个重点工业企业和2998个农用地土壤点位调查,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除了可见可感的治理成果外,成都还搭建了更多基础性的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构建“大生态、大环保”的工作格局。比如建立污染源动态清单,建成209个网格化空气微站,启动134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布设,初步构建了监测网格体系;建立自主创新、技术独立的空气质量模拟及预报系统,7日空气质量准确预测准确率达89.6%;还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机构,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将环保监督网格管理延伸到基层一线的城市。

    成都市财政局方面透露,近五年来,成都市财政持续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累积投入501亿元,支持水、气、土、噪音、固废等污染防治,以及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另一方面,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上,近五年来,成都市累计投入补助资金、专项资金108.76亿元。

    聚焦十大领域“攻坚战”

    “生态保护加法、环境污染减法”,在大力度的生态环境治理动作之后,成都并没有“松懈”,而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不断在生态保护中做“加法”——到2020年,“优良天数达70%以上”“优良水比率达70%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65%以上”……

    对此,成都提出,要聚焦十个重点领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具体而言,包括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决打好饮用水水源问题整治攻坚战、坚决打好科学治堵攻坚战、坚决打好全域增绿攻坚战、坚决打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战、坚决打好环保产业发展攻坚战等方面。

    “并不是说其他方面成都就不治理,只是这十大方面是当前生态环境‘攻坚’的关键。”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不难看出,成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力度”。

    以“蓝天保卫战”为例,有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境的成都,在近年来“雾霾”的“缠绕”下,不得不将大气环境治理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治霾十条”的实施,便是成都以铁腕治霾的决心和手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表现。

    当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并不全是投入,种树、栽花、治水的投入,是环境改善的一面,而更为重要的是,以生态环保为支撑的相关产业,也会带来产出。

    正如上述负责人所说,“没有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环境生态建设的格局性转变,而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格局性变化也会为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创造机会。”

    据介绍,2017年成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870亿,相当于深圳的35%、武汉的75%,可以说,成都的环保产业发展潜力与空间很大,未来的“产出”可期。

    一个例子便是,作为清洁能源大省的一员,成都的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55.4%,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也提出,未来,将电动车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之中、推广高层建筑以电代气工程、发挥水电的优势等具体想法,不断创新清洁能源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两天,成都召开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中,其“5+5+1”产业发展体系中,“清洁能源+”便是“1”新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两融跌破9000亿!融资客“出逃”之际,有资金却在逆向加仓(附股)

    下一篇

    “上市系”P2P“炸雷”追踪:警方介入、大股东“甩锅”、CEO情绪崩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