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国政协密集调研多地实体经济 委员献策优先降低五大基础性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12 00:20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毕陆名    

    7月10日,全国政协召开“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讲话时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为了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今年4月至6月,全国政协密集分赴广东、北京、山东等多地视察、调研,进行前期摸底和探路。在专题协商会上,26位委员为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献策,从降成本、核心技术攻坚、创新驱动等角度提出建议,其中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先降低能源、物流、通信、资金、土地五大基础性成本。

    在多地密集开展实地调研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下降、虚拟经济泡沫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各地的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关键短板?

    为了摸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近几个月全国政协在多地密集开展了调查研究。

    据了解,今年4月,全国政协“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邀常委视察团分赴广东、北京视察;5~6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调研组分赴山东、江苏、重庆展开实地调研。同时,为了加大调研的覆盖面,全国政协经济委还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湖南、深圳等5省市政协开展协同调研。

    如此密集、覆盖面广的调研,为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做了前期摸底和探路,目的就是“把情况摸准,把问题看清,把建议提实”。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经济工作重点,全国政协密集调研的目的是为促进政府工作提供决策服务。“同时,也反映我国在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待解问题,他们要做这么重要的调研,一定是抓住当前经济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焦点的问题,做深入调研,提供参考。”李佐军说。

    成本等因素仍制约实体经济

    调研组认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一些共性问题要给予足够关注。如调研中,无论是政府部门座谈会,还是企业座谈会,大家普遍反映成本高依然是制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老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希望能够优化融资结构,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为实体经济服务进行金融创新。与此同时,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于希望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

    同时,调研组还发现,在调研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僵尸企业处置难,如何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地方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希望国家加快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

    调研组成员表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培育品牌企业和知名产品等方面下功夫。

    为此,26位委员在会上发言。委员们认为,要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先降低能源、物流、通信、资金、土地五大基础性成本,以不良资产处置为抓手加快经济新陈代谢,破除无效供给。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厚植激励创新创造的土壤。要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税费重等问题,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以高水平开放倒逼高质量发展。

    其中,杨伟民委员提出突破核心技术要遵循研发规律的建议。他建议,在快速进步的技术领域,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需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尤其是发挥企业家精神,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培植激励创新土壤,有针对性地制定突破核心技术的政策。

    李稻葵委员提出,推动低效企业退出市场的建议,即在中央层面成立企业退出基金。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交给地方政府,专门用于安置企业退出过程中职工的工资、福利、安置,鼓励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低效企业的退出。

    对此,李佐军认为,成本高、创新不足等是实体经济中最关键的问题,成本上升意味着利润空间缩小,创新不足意味着附加值不高,这都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要想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这方面的困难,需进行一系列改革,如降低包括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制度交易性成本、物流成本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众拟接任董事长 山东国信未来三年或转型

    下一篇

    地方隐性债务认定将“实质重于形式” 知情人士:关键看还款是否利用财政资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