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24 23:34

    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6月2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意见》中提出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其中,2020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等。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意见》对于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应将分别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

    《意见》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

    为此,《意见》明确,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具体指标:全国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减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到2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

    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意见》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其中,主要包括: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五个方面。

    《意见》要求,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可以达标改造的企业,逾期依法一律关停。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重点区域和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加大钢铁、铸造、炼焦、建材、电解铝等产能压减力度,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同时,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珠三角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均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及汾渭平原煤炭消费总量均下降5%左右;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炉等。

    2020年长江流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意见》强调,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

    其中,主要包括: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城市黑臭水体等专项督查正在开展之中,水源地保护的相关督查工作也已取得一定进展,今年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督查力度明显加大。

    《意见》要求,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排查和整治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长江经济带于2018年年底前、其他地区于2019年年底前完成。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同时,开展长江流域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划定高风险区域,从严实施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和规模,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上中游地区转移。排查整治入河入湖排污口及不达标水体,市、县级政府制定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到2020年,长江流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此外,以渤海海区的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辽河口、黄河口等为重点,推动河口海湾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全部清理非法排污口。渤海禁止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存量围填海资源,已审批但未开工的项目要依法重新进行评估和清理。

    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意见》也制定了明确时间表: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与看得见的大气和水污染相比,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更具有隐蔽性,但是,由于土壤污染危害性较强、治理难度较大,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4年4月,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意见》强调,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意见》要求,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实施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保护重大工程,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排查和整治。2018年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年底前,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2020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同时,《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第一批分类示范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此外,在禁止洋垃圾进口方面,《意见》强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在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危废非法倾倒的问题上,《意见》明确,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施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视频丨当地明星企业摊上大事!违法填埋垃圾近万吨

    下一篇

    专访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改革、开放、创新是40座成功城市最大共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