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吴林静 梁宏亮 每经编辑 陈星
▲每经记者 吴林静摄
“在无锡,通过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每个老百姓每年‘多出来了’125个小时。通过智慧城市的发展,到政府部门办事快捷了,到医院挂号可以在非常精准的时间赶到。”
4月23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用一个小小的案例,诠释了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早在2000年,福建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时至今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多个城市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理念建设城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在各个领域实现善政、惠民、强业?这一话题关注度越来越高。
4月23日,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论坛之一,新型智慧城市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等专家学者,与来自上海、深圳、惠州、凯里等城市的政府代表,以及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企业代表一道,围绕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18年,要分级分类建设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
分级分类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我国国内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经济结构、历史文化、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都千差万别。
这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论坛上,云集了中国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政府代表。他们既有像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像贵州凯里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县级城市。行政级别不一样,各自所处于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样。论坛上,这些代表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介绍了他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以及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在单志广看来,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这种划分方式实际上是物理空间上的一个划分。不同城市的资源衔接和整合能力是截然不同的。他认为,在虚拟的信息网络空间里,也要有自己的分级分类方式。
单志广认为,新型智慧城市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效导向,那么分级分类就是基本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不能失去个性、失去自己原有的属性。“比如现在你去很多城市,根本分不清它是什么级别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所以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避免重蹈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让每一个城市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发展策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则认为,千城不能一面,但千城也不能千面。
除了分级分类之外,单志广此前也谈到,建设智慧城市,要打破数据层面上的烟囱、壁垒、孤岛。
“大家知道过去的建设,在之前我们的规划做了分行业、分类、分区域的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共享网络。未来我们在城市的概念上一定要打通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形态。”他说。
构建美好的智慧城市,是每个城市的共同愿景。然而,智慧城市的打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顶层设计、ICT基础建设、集成以及业务应用等各个环节,也与政务、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交织。
“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者组织能够独立承担。”华为企业BG行业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喻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业务重点,不同的厂商定位不一样,有的侧重某一细分领域的应用,有的侧重于系统集成,有的侧重于ICT基础设施,都能在这个巨系统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共生共荣,“华为更看重生态圈的良性发展,希望打造一个数字平台,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驱动起来”。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喻东提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起引领作用,企业配合。”这一观点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刘烈宏的想法相似。刘烈宏也提出:“政府管理者在前面,企业在后边跟上。”
这是刘烈宏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点建议之一。他认为,“我们经常会发现信息技术企业往往跑在了政府治理者的前面。实际上,这样的操作模式,很难让系统真正落地,也很难创造价值。”所以,他建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状态,必须由城市管理者而非企业来主导、来推动,企业起到的是支撑作用。
刘烈宏表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建设生态,而维持这个生态,需要发挥企业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有城市的治理者告诉我们,常常会出现建一个系统就被‘绑架’一次的情况,建成后,系统的维护、运营需要没完没了不断花钱。”
智慧城市需要怎样的企业来参与?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产业链上的企业需要成为政府的好的数字伙伴,为其建设一个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生态系统,以业务需求为驱动,从顶层设计入手,让系统可持续、具有生命力。
记者注意到,这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数据,数字化必然催生大量的数据,而挖掘数据又能反哺智能化建设。可以说,“数据是生产资料”几乎成为共识。
只不过,“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一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事件研究报告》中提到,我国目前城市信息化的核心难题直指政务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数据资源不成体系,没有权威、准确、完整、关联、体系化的数据资源,智慧城市整体效益难以有效发挥。
实际上,与数据开放相伴相生的,除了应该警钟长鸣的数据安全,还有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数据存储。
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拥军以城市监控摄像头举例。他说目前城市的摄像头,大概每平方公里会安置300到500个,但是所有的视频图像基本上只保存一个月,最多也只有三个月时间。“所以,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月的视频记忆。”林拥军说,一个只有一个月记忆的孩子,他的智商和有50年记忆的大人的智商,肯定是不一样的。
林拥军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数据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这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不是计算的问题,是存储的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长期的存储,并且数据每两年翻一番。”
在数据涉及的环节中,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都有各自的硬骨头要啃。在林拥军看来,数据存储目前的问题在于“能耗大、成本高、安全性差”,这一大短板将制约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智慧城市的发展。
在林拥军的设想中,与数据相关的基础设施应该由政府组织建起来,再促进数据开放,将数据导入,然后开放给企业,完成计算、处理、挖掘等工作,“这样才能够做起我们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