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开出亿级大罚单!民生、平安各中招,支付刮起最严监管风

    券商中国 2018-03-16 22:33

    3月16日,央行官网公布两单行政处罚,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和平安银行分别罚款1.63亿元和1334万元。处罚理由均涉及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



    继银监会和证监会之后,央行也开出亿级巨额罚单。央行此次的大罚单对两家机构有多严重?横向对比看,首先,此前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开罚单较多,很少涉及银行;其次,在罚没金额方面,此前罚单规模普遍为几万、十几万,百万以上的罚单非常少见,如去年只有易票联支付被罚533万。

    此次不仅是少见的支付“正规军”——银行被罚,被罚的金额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也预示着,央行对支付行业的严格整顿,不再仅局限于第三方支付,而是包括银行在内的整个支付行业。

    罚款金额是违法所得的3倍

    央行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工作要求,整肃支付清算市场秩序,防范支付风险,央行于2017年7月至9月,先后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银行开展了支付清算业务执法检查。

    经查实,上述两家银行存在违反清算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央行综合考虑两家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对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42万元,并处罚款1.15亿元,合计处罚金额1.63亿元;对平安银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4万元,并处罚款1031万元,合计处罚金额1334万元。

    可以看出,央行对这两家银行的罚没金额是“罚款金额+没收违法所得”,其中,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的3倍左右。

    事发后,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央行相关要求,为确保民生银行有关支付业务合规、健康发展,该行先后落实了多项整改工作:

    一是撤销了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

    二是成立总行整改督导小组,对中心业务开展全面整改;

    三是在总行层面,各主管部门通过强化业务、技术管理、优化系统功能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全行互联网支付相关业务的规范化开展。目前按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整改已全面完成。

    该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根据央行关于支付结算、清算业务的最新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规范化开展各类支付结算业务。

    平安银行方面也表示,“我行已全面完成专项检查所要求的整改和优化工作,并将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的内外部管理,改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控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付结算服务。”

    央行方面还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持续加强支付结算市场监管,从严惩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支付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前有银行也因支付被罚

    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并不是唯一两家因支付业务被罚的银行。2月23日,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相关规定被吃罚单。其中,浦发银行济南分行被“警告,罚没36.52万元”;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则被“警告,罚没6.98万元”。

    有意思的是,尽管此次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分别处以亿元以上和千万元以上的大罚单,但仅是被给予了“警告”,相比之下,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违法违规会直接被“注销”支付牌照。

    有报道显示,央行目前已合计注销24张第三方支付有19张是在2017年注销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为违规不予续展,10家则是由于业务合并被注销。

    在罚没金额方面,此次仅这两家银行的总罚没金额就是去年总的支付罚单金额的7倍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央行共开出94张罚单,其中共包含67家支付公司,累计罚款金额约2500万元。

    令人疑惑的是,央行并未就支付罚单的具体处罚依据做以详细阐述,即便此次两家银行罚没金额如此之大,依旧未做进一步解释。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央行公告中提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三个法律法规查阅发现,如此之高的罚没金额,在三条法律法规中并未见相适应的处罚依据。例如,银行如果违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罚款上限为30万。

    不过,尽管央行并未详细说明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和平安银行究竟为何被罚,但由于公告中提及这两家银行违法清算管理和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可以推测,这两家银行或因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方面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而被罚。

    在此前,支付机构被处以重罚,多是因为违反了反洗钱的相关规定。如2018年初,钱宝科技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190万元,并对2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处以2万、3万元罚款。2017年10月,民生北京分行因严重违反反洗钱多项规定,被罚110万;同年12月,嘉联支付被罚138万,原因之一是阻碍反洗钱检查。

    “针对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的处罚是较重的,普通的违反支付业务和收单业务规定,一般是3-5万的罚款,而反洗钱基本是20万起。”北京一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业者表示。

    图片来源:摄图网

    支付行业存三大风险 ,央行监管再升级

    近两年来,随着支付行业乱象的不断增多,央行也在加大对支付行业的处罚力度,罚单和罚没总金额逐年攀升。支付行业普遍存在的合规风险、资金风险等问题,也使得尽快出台支付机构管理条例的呼声越来越高。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近日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就指出,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效、便捷、丰富的支付产品与服务,为推动金融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支付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和风险隐患。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合规风险。当前仍有部分机构有章不循,野蛮生长,无序竞争。

    二是资金风险。在市场上,个别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风险事件仍有发生。

    三是技术风险。支付产业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其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十分重要,如果个别系统因管理、运维等不当引发风险,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从2016年开始,央行、国务院陆续出台文件,严厉整顿支付市场乱象的思路已定,尤其是2017年末,央行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模式、无照经营支付业务、开展支付创新业务、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扫码支付业务等方面严苛立法。

    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董峥称,针对支付行业的一系列规范与监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到央行及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乱象治理整顿、痛施重典的决心,同时将支付产业中任何涉及资金的交易、转接、清算等环节纳入到强监管的范畴中。2018年必定是一个支付行业强监管年,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将会继续加大对支付行业的监管与治理整顿力度,

    殷兴山指出,为防范和化解支付行业风险,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法律框架,推动出台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推进高层级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从源头防控、事中监测、违规惩戒等多方面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

    二是丰富手段。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实施精准监管。

    三是强化基础。通过科学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功能等方式,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市场主体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应急管理力度,构建安全支付的“铜墙铁壁”。

    四是依法惩戒。对无证经营、挪用资金、倒卖信息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严处理。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记者:孙璐璐

    上一篇

    证监会:科沃斯机器人、东方环宇20日首发上会

    下一篇

    “长和系”业绩增长稳健 长实销售额下降溢利仍增55%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