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系”2017年的业绩表现算得上优秀。李嘉诚表示,负债不能超过一个比例,发展中要不忘风险,所以几十年来多少风波公司才能安全度过。
每经编辑 吴抒颖
每经记者 吴抒颖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李嘉诚宣布退休的重磅消息让“长和系”旗下四公司的业绩发布竟未能受到外界足够关注。事实上,“长和系”2017年的业绩表现算得上优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业绩报告显示,长和集团于年内收益总额为4148.37亿港元,同比增长9%;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总额为1043.54亿港元,同比增长10%;EBIT(息税前利润)总额为675.92亿港元,同比增长7%;长实2017年度经审核股东应占溢利为301.25亿港元,同比上涨55%。同时,长江基建、电能实业也实现了盈利。
李嘉诚在业绩会上表示,“增长和利润今年也是算很好的,当然我们也希望有些特别多收入的生意,但第一我们负债不能超过一个比例,发展中要不忘风险,所以几十年来多少风波我们才能安全度过。”
长和集团在业绩报告中指出,“2017年主要经济体稳健而同步之增长步伐加快,倘若此趋势持续及通胀保持温和,2018年之经济环境应仍然对全球贸易及集团业务有利。中央政府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重申,深化经济及金融改革为首要任务,并推出‘一带一路’及‘大湾区’蓝图。此等政策应可为香港及集团众多地区业务创造大量机遇。集团建基于业务多元化之扎实根基及营运韧力,并将继续实行此等基本目标,并就所有投资活动採取审慎之资本管理及业务实施严谨之财务政策。”
业绩报告称,如果没有“不可预见之外在重大不利情况”,预测集团2018年业务将比2017年更好。
事实上,长和2017年的业绩增长已然十分稳健。
其旗下的核心业务之一港口业务,“相关服务部门透过所经营的287个泊位,处理吞吐量达8470万个20尺标准货柜,较2016年增加4%。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为341.46亿港元、125.63亿港元及82.19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6%、 8%及9%,主要由较高的吞吐量所带动。”
零售业务发展稍显乏力,但仍然录得小幅增长。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24个市场有超过14100家店铺,年内净增长793家店铺,较2016年增加6%。收益总额及EBITDA分别为1561.63亿港元及147.98亿港元,分别增加3%及2%,而EBIT为120.89亿港元,与去年相若。”
集团将此项业务发展缓慢归结为香港零售业务继续表现欠佳。业绩报告中称,“此等业务于上半年持续面对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及旅客消费停滞之困境。幸而,保健及美容产品与丰泽业务于下半年因访港旅客呈现上升趋势而回复增长,情况令人鼓舞。预期此等业务之未来表现会继续好转。”
基建业务方面,这部分业务包括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长江基建75.67%权益及集团与长江基建共同拥有6项基建投资权益。基建业务2017年的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为573.69亿港元、330.33亿港元及34.49亿港元,较去年分别增加8%、6%及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和记电讯亚洲业务表现不佳。业绩报告显示,和记电讯亚洲活跃客户总人数约为7500万,其中印尼业务占总人数85%。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至5.58港元及2.26亿港元,较2016年分别减少76%及89%。
长实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投资及销售。2017年度,集团收入637.8亿港元,收入同比下降9%。其中包括集团收入575.46亿港元,集团摊占合营企业的收入62.34亿港元。
在其业绩展望中,长实表示,“集团之地产业务于回顾年度内发展良好,整体业绩稳健。”
需要注意的是,长实的物业销售收入较2016年有所下降。业绩报告显示,“本年度已确认之物业销售收入为428.51亿港元,2016年这一数字则为568.4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贡献了295.55亿港元,中国香港为127.92亿港元,较之2016年均有所下降。”
虽然在内地和香港的物业销售收入表现不及2016年,但是李嘉诚仍然对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表现乐观,且主动提到他在内地还有大额投资。李嘉诚表示,在中国南海还有一个高达400亿元的项目,出产天然气,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加大,规模非常大。此外,李嘉诚说,“长和系”还是北京东方广场最大的股东。
对于香港楼市未来的发展,李嘉诚提出了建议:“去年两年(楼价)已经增加多了,高出了两倍。我们的楼价和一般的市民收入脱节。我们现在需要多一些公屋和居屋,让普通市民也不会因为住的问题而令他们生活困难。如果经济没问题,应该是买房的,买自己喜欢的房,这是可持有的财产。其实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政府也在尽全力争取多的土地,来应付普通市民的需要,这也是事实。但是能够多一点,快一点是我所希望的。”
而就去年备受关注的出售香港中环中心一事,李嘉诚回应称,中环中心原本长实就只持有70%,而不是全栋,早就在逐步出售中,“我们今年度有把握找到额外超过16亿港元的固定收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