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程成
每经实习记者 程成 每经实习编辑 张杨运
何为去地产化?有人说是多元化,也有人说是轻资产等等。其实,过去几年,去地产化不时被提及,经济结构的去地产化、房企的多元化,甚至一些房企去掉名字中的“房”字,都被贴上“去地产化”的标签。
尽管市场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房企以往简单买地、建房、销售的传统开发模式,已不再被市场认可和推崇。在“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专家学者、业界大佬就去地产化、多元化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什么叫地产化?什么叫去地产化?为什么要去地产化和怎样去地产化?”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反问,“我对去地产化浪潮不是很赞成。”针对去地产化,朱中一态度鲜明。
在恒隆集团、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看来,土地、资金、人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去地产化的说法有些莫名其妙。“房地产可以赚钱,为什么要去地产化?”
诚然,房地产可以赚钱,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房企的盈利能力在逐年走低。同花顺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5年间,沪深上市房企毛利率从36.2%一路下滑到31.3%,而净利润率从13.6%一路下滑到9.2%。基于此,一些房企提出了去地产化。
在此次论坛上,大咖们普遍认为,去地产化并不是退出房地产,而是房企要适应行业的新形势,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开发模式。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强者恒强、弱者渐弱”的二八法则更加凸显。是选择小而美,还是大而强?大多数房企认为,只有通过做大规模才能实现突围。而对房企而言,土地是其发展的根本。但随着热点城市“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竞方案”等拿地规则的变化,房企拿地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难。基于此,一些房企试图通过多元化、轻资产转型,试图突破规模或盈利瓶颈。
在房地产利润率逐年下滑以及调控趋严的大背景下,多元化、轻资产增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也规避了单一产业带来的行业和经营风险。但多元化、轻资产能真正帮助房企成功突围吗?
“多元化是一个伪概念,世界上无论哪个行业,没有一个多元化做得好的,多元化做着做着都把自己做没了。”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她并不看好房地产的多元化布局,并认为未来的开发商真正的出路是升级换代,从建筑商变成服务商,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
陈启宗则认为,搞多元化就是飞蛾扑火,从历史经验看,海外没有几家多元化的房地产企业是成功的,一些多元化房地产企业,很多在后来的发展中都走上了专业化,被分拆卖掉。此外,他还认为,提轻资产一定是你没钱,历史经验也证明,轻资产不一定比重资产赚的钱多。
尽管多元化、轻资产面临各种质疑,但房企们仍然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前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