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意见》提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的直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充所占耕地数量的,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1月23日,由新华社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下称《意见》),再次为耕地保护划出红线。
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一个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文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耕地保护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时隔20年,中央再次印发耕地保护的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直辖市和部分补充耕地能力严重不足的省份,《意见》提出,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意味着在“调地价、控房价”的要求下,部分省份可实现耕地跨省占补平衡,从而保障这些省份的土地供应。
6000亿撬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
《意见》分6个部分共20条。在1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意见》一方面从目标导向出发,围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另一方面,从问题导向出发,坚持统筹协调与差别化管理相统一,进一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此次《意见》提出“两个绝不能”,就是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城市建设规划,应该把集约节约用地作为一个主要指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则要在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予以耕地保护与节地的引导,防止重复建设。”
在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方面,《意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和地方加起来,“十三五”期间大约要投入6000亿元,这6000亿元如果能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再建成4亿亩的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意见》要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履行补充耕地义务,无法自行补充数量、质量相当耕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对经依法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缴费标准按照当地耕地开垦费最高标准的两倍执行。
跨省占补平衡并非放松管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服、住宅 地价环比增速依次为1.43%、0.96%、2.18%,较上一季度分别上升了0.03、0.09、0.07个百分点;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为0.64%,比上一季度微降0.05个百分点。
特别是2016年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在房价带动下,地价也出现明显上涨。《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北京、上海、广州住宅地价环比增速仍超过3%,属快速增长。从同比看,2016年一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平均增速依次为13.05%、7.41%、19.60%、8.52%。
在地价上涨的局面下,增加建设用地供应也成为稳地价、控房价的主要措施。但是部分城市受制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土地供应乏力。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表示,《意见》就按照“控占用、调方式、算大帐、差别化”的思路,提出了改进和规范占补平衡管理新的政策措施,其中,“差别化”,就是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项目差异,实事求是地解决占补平衡的困难,构建“县域平衡为主,省域调剂为辅,国家统筹为补充”这样一种占补平衡的新格局。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的直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充所占耕地数量的,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资源环境条件严重约束、补充耕地能力严重不足的省份,对由于实施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造成的补充耕地缺口,可向国务院申请国家统筹。经国务院批准后,有关省份按规定标准向中央财政缴纳跨省补充耕地基金。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跨省耕地占补平衡是自2004年被叫停后,中央重启该政策,这意味着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补充耕地能力严重不足的东部沿海省份,可通过“购买”外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这有利于提高补充耕地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一线城市和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居住用地供应、促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
叶剑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协调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补充耕地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耕地数量的补充,更要注重耕地质量的要求。要保证补充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另外,如果跨省占补平衡解禁,是否也会带来管理的放松?
对此,曹卫星说:“探索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是实事求是解决资源匮乏省份保障发展需求,落实补充耕地实际困难的应对之策,不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松绑,也不是放松管理要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