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开发商的现金堆成山了!等降价?估计这一年都别想!

    邦地产 2016-06-16 11:24

    5月,国内M1与M2增速背离放大,M1快速上升,开发商口袋里的钱堆成山了。

    每经编辑 王杰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环比大幅回落1.0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4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19.0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余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6.3%。当月净回笼现金1622亿元。

    邦爷看到这组数据,心头一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解释说,“从经验上来看,M1与M2增速背离的放大,M1快速上升,国内资产价格未来可能出现上涨。”

    现在,M1增速不断加快,同期M2增幅下降,只能说明一点:开发商口袋里的钱堆成山了!但地价也在涨!

    所以结果是,开发商有钱却不敢轻易拿地,但他们敢涨价敢捂盘了,因为不管市场接受不接受,反正老子口袋里有的是钱!

    这就是现在有些开发商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四五月份,到处都是开发商捂盘不卖、提价涨价的原因。

    手里钱太多!

    “居民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是推高5月贷款规模的主要因素。”这是央行和很多机构的分析结果。

    所以我们看到,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5281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的比重达53%,创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要知道,在中国,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对应于购房需求。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个人按揭贷款越发宽松,银行放贷整体上也不会加以限制,今年1-5月完成个人贷款8838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还多,增幅达到58.5% , 远超去年增幅21.9%,意味着央行关于“居民可以加杠杆”的逻辑仍然成立。

    可以看到,购房端在提供支持,但更重要的,开发商手上的钱还得到融资端的支撑。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往往有较大比重的资金需要向金融部门、其他企业筹措,而且一般贷款额度很大。

    数据显示,5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597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2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64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16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801亿美元,同比下降15.2%,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81亿美元。

    欧阳捷认为,定金预收款和按揭贷款达到2.31万亿元,如果再加上0.89万亿元的开发贷,相当于销售额3.67万亿元的87.2%。换句话说,开发商只需要不到13%的资金就完成了1-5月3.5万亿的投资额、5.9亿平米的新开工面积,并维持了65亿平米的在建施工面积。

    “从国家货币政策的层面看,房地产企业不差钱的趋势还会继续持续,毕竟稳增长目前还是要靠房地产。”

    所以敢涨价?

    但一方面市场销售火爆,一方面房地产融资畅通,但开发商手里还是囤了大量的钱。

    有观点指出,从M1和M2数据就可以看出,传统上M1是反映企业投资意愿的重要指标(近几个月增速很快),但M2增速却下滑(投资没有明显反弹)。

    为什么?从土地市场就可以看出端倪。近期尽管土地市场很火爆,但主要的投资者都是央企或者金融类企业,民营房企尤其是已经坐稳前10的行业龙头却并没有加码拿地,追高地价买“地王”。

    “虽然销售不错,但现在地价太高,根本不敢买地。只能把手里的钱放着,看看半年后是不是有机会能从市场上买地。”这是不少开发商向邦爷吐露的心声。

    但这下,购房人就纠结了,开发商有的是钱,又不买地开新项目,指着现在的项目,涨价的底气太足了啊!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研究员梁路平劝大家放心。因为预计后续房地产销售缓慢下降,虽然降幅有限。现在“有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会由于银行风险偏好下降,短期内国内贷款来源的资金会有所紧张。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按揭贷款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银行信贷的主要投放方向,也是拉动新增贷款数据的主力。”

    欧阳捷则表示,虽然“大水漫灌”不会持续,货币超发会有所降温,但个人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宽松的局面都不会调整,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市场并不缺钱,全年房地产销售会高于过去任何一年。

    “另外,需要注意,城市分化的格局依然不会改变,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与涨房价并行,这也印证我们去年说过的‘一线领涨、二线普涨、三四线止跌企稳,少数城市仍有下跌’的观点,毕竟房子还是买涨不买跌。”

    欧阳捷说,热点一二线城市则会“少供地与控房价”并行,为避免热点城市市民恐慌性购房和房企恐慌性抢地,地王现象也将随着国企央企抢夺地王的退潮而减少,这正是民企在这些热点城市拿地的最佳窗口期。

    ☞更多地产内幕、更多消息交流,请扫描邦地产粉丝群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民资进入银行业成效显著 12家拟设民营银行进入论证阶段

    下一篇

    今天之后,迪士尼房价将赶上新天地! 上海全面开挂超越香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