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这句杨绛先生的感叹,成为其离世后被引述频率最高的“语录”之一。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记者 岳琦
昨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她不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她对大家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这不,连8岁的小学生都已读完她的《走在人生边上》,正在读她的《杂忆与杂写》。
杨先生才真正称得上光芒万丈。这位百岁老太太,真是美丽得不得了。她站在大家面前,只花了十分钟就让人觉得,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这句杨绛先生的感叹,成为其离世后被引述频率最高的“语录”之一。
5月25日下午,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消息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确认,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5日1时10分逝世。
杨绛先生,字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杨先生一身笔耕不辍,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等著作。
尽管在生前多次表达不愿因自己的离世引起喧嚣,但在5月25日,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甚至已经在文化圈以外引起不小的波澜。作为钱钟书的夫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已经成为外界津津乐道的佳话。
对身后事提三要求
杨绛先生的逝世对外界来说显得有些突然。
5月20日,一条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传播,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后经杨绛保姆辟谣,杨绛只是因“轻度肺炎及肠梗阻住院”,身体已在恢复中。与杨绛先生联系较为密切的人士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问过杨绛先生身边人,对方说情况一切正常。
5天之后,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的新闻再次引发舆论关注。25日下午,一位熟悉杨绛保姆的同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位跟随杨绛20多年的保姆已经不接听电话。
一个半月后的7月17日,就是杨绛先生105周岁生辰,这位百岁老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生辰之日躲着为自己祝寿的朋友。
对于杨绛的逝世,外界的情绪未有过多的悲伤,更多是美好的祝愿:她的生命之火萎了,她离开人世,去天上和夫女团聚,“我们仨”再不分离。
尽管杨绛在生前多次表达,不希望自己的离世成为新闻,但在25日关于杨绛的消息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
这位百岁老人穿越历史、横跨学科的传奇故事,以及“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也成为外界津津乐道的佳话。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对于妻子,钱钟书有过这样的赠言:“绝无仅有的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25日下午,在北京协和医院,记者并未看到明显的祭奠活动。一位医务人员表示,杨绛先生遗体当时已经移至该院太平间。
杨绛曾留下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对于身后事,杨绛提出三个要求:不开追悼会;不受奠仪;至多七八至亲送送。
唯一没有装修过的寓所
在北京三里河的一个国务院宿舍小区,一间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就是杨绛先生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
一位在该小区服务多年的退休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就没有再看到杨绛在小区里遛弯,“前几年还经常有崇拜者过来想见见老人。”以前杨绛还可以出门活动,偶尔能看到她在小区里晒太阳,近几年很少出门,每到她生日的时候都有很多名人政要前来拜访。
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该小区,杨绛就再没搬家过。独女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离世后,她一直在此深居简出。
谈起杨绛的住所,前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进去过几次,老房子都没有装修过,老人不愿意折腾。”有媒体亦报道称,杨绛的房子是该小区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
杨绛先生与辛亥革命同龄,出身名门,天赋文才,懂史、悟世,明理、养性,一生与“书”结缘。在她的寓所内,书籍也成为最宝贵的财产。上述工作人员透露,杨绛曾交代过,离世后书籍都将捐献出去。
杨绛的去世,多位文化名人表达了哀思:著名诗人余秀华称,送先生!百岁而去,亦为喜殇!香港诗人廖伟棠表示,真的是好事,先生寿而无辱,三人终于得以团圆。
(实习生贺泓源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