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微问诊:自建医生、药师团队 做真人语音视频医疗O2O

    2015-09-01 02:21

    “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疗行业的两大痛点,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让痛点也逐渐找到了解决之道。

    步入2015年,“互联网+医疗”除了成为资本市场热炒的题材和概念之外,它的出现还真真切切让百姓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看病便利,其中,“微问诊”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尽管互联网医疗平台已犹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增长,但发家于成都的“微问诊”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却与大多数平台有着不一样的生存逻辑。

    据了解,微问诊是国内首个自建医生、药师团队的平台,因为有自己的医生资源和团队,微问诊“任性”采用24小时服务,通过整合线下资源与医院合作推出云医院,使老百姓可随时随地在云端医院进行就诊前及术后康复的健康咨询和预约挂号。

    据四川骏逸富顿科技有限公司CEO罗安透露,到今年三季度,微问诊预计将完成B轮融资,加上A轮融资共计2亿元,目前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此外,微问诊目前平台医生、药师人数500余名,罗安的目标是未来能将其扩张至1000名,并希望三年内,平台累积的问诊人次能超过一亿。

    行业刺痛商机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长期以来,医疗资源造成的极度不均衡,让治病就医成了老百姓的一大心病。

    人满为患的医院,让人迷糊的就医流程,让病患的就医效率变得极低,像“排了长长的队就医,而医生却仅仅用了两三分钟打发走人”这类的牢骚更是不绝如耳,而相比这些医患严重饱和的医院,相对偏远的小医院则显得格外“娴静”。“中国医疗资源的地域分配不均,省会城市都相对好些,非省会城市相对比较麻烦;此外,中国没有分级诊疗,国外的分级诊疗是通过家庭医生实现的,没有分级诊疗就导致无效的病人占掉了很多三甲医院的资源。”在谈到中国的医疗现状时,罗安如是说。

    据了解,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大约20万个,而医患资源饱和的仅是少数大医院、三甲医院,大部分小医疗机构的资源相对闲置。

    除了“看病难”,“看病贵”亦是医疗行业的一大痛点。罗安表示,很多看病的人都有过“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的担忧,加之看病所耗的时间成本,让一些人因小病拖着不看变成了重病。

    医疗行业的“牢骚”却让这个行业充满了商机。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医疗行业也逐渐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随之而来的,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健康”,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以及腾讯入股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纷纷躁动,整个行业也随之热闹了起来。

    专业机构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国内移动医疗的市场空间同样诱人,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3.3亿人,糖尿病患者也有1.14亿人,而且慢性病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向。

    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5%,2030年该指标将达到16.2%。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预计,由刚需产生的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今年将达23.4亿元,2017年底将突破125亿元。

    上线近半年获亿元融资

    近年,“互联网+”的概念在传统医疗行业掀起了阵阵波澜,而移动医疗以其方便省时、覆盖面广、低费用等优势广受资本及消费者热捧。业内数笔“天价”融资案例也使移动医疗跻身最具吸金能力的行业之一。

    不过,融资热潮减退之后,投资者与移动医疗运营商皆发现了诸多问题,如将流量免费导出的移动医疗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现有的2000多款App的功能单一、重合率高。

    有观点指出,行业集中度低、无序竞争激烈且功能多停留于连接病人与医院的是移动医疗1.0时代,而能让病人实现与医生直接对接则是移动医疗升级换代的2.0时代。

    而作为移动医疗“后1.0时代”的新秀,微问诊平台自今年3月15日上线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已获得1亿元的融资。此外,罗安透露,到今年三季度,微问诊预计将完成B轮融资,加上A轮融资共计超过2亿元。目前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罗安认为,当前移动医疗仍处于烧钱阶段,因此投资方的每一笔投资都愈发趋于冷静。投资方之所以选择微问诊,亦是看中其与医院合作及自建的实时坐诊医师、药师资源,以及打通就医全产业链的能力。

    罗安介绍,目前公司拥有自建医师、药师团队500余人,保证24小时轮班坐诊。下一步是与医院合作,进一步拓展医生资源。此外,公司已与全国20000多家药店合作,其中不乏海王星辰这样的大型连锁药店,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同样看好微问诊前景的合作方中,亦有上市公司的身影。今年5月下旬,三泰控股牵手富顿科技,共同打造社区药品电商,利用“速递易”完成1公里30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同年6月份,信邦制药与富顿科技携手出资设立了贵州信邦富顿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医云”对接,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免费药学、医学服务平台。

    据罗安介绍,微问诊的主要服务由疾病诊断、用药咨询、精准健康服务以及送药上门四大板块组成,整体涵盖了院前分疗(药店扮演微型诊所的角色)、院中诊疗(提供私人医生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及院后康复(术后康复、慢性病管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微问诊官网显示,截至8月底已有近200万人次享受了该平台的咨询服务,且日均使用App的活跃用户多达2万人次。

    首试医师视频语音坐诊

    与其他移动医疗巨头的问诊模式不同的是,微问诊的医师和药师都是通过实时语音或者视频,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

    在罗安看来,真人语音视频系统是就医闭环里最核心的部分。他表示,以往的传统移动医疗问诊,都是用户通过文字上传症状和问题,几分钟后同样得到文字的回复。如果表达有误或者症状复杂,仅通过文字交流需要多次问答,耗时且得到的问诊结果也不一定准确。

    罗安认为,要让好医院的知名医生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全职坐诊是不现实的,他们的工作量本身就比较饱和,难有精力和时间再提供其他渠道的服务,同时专家名医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团队和解决疑难杂症。而且仅通过文字回复,消费者很难保证在缴纳了较高的费用后,依然能取得指定医生提供的问诊帮助。除了难保证真实性以外,目前部分就医咨询平台签约的医生,一次咨询费动辄收取好几百元,对消费者来说难以负担。

    因此,微问诊采用自建团队,近500名医师药师轮流排班,保证24小时都能提供在线语音视频咨询服务,且医生团队中有部分专家来自三甲医院,从业经验丰富。

    罗安介绍,微问诊采用免费咨询的方式,医生和药师在病理和药理上对用户进行建议,但并不具有导向性。如买哪个品牌的药、去哪住院都不进行干预,用户可选择通过平台提供的送药服务,亦可自行前往药店买药或者选择去不去医院就医。

    据了解,微问诊的咨询范围暂定为常见病问诊,目前的医生和药师团队对于此类病症的问诊而言绰绰有余。

    此外,微问诊还将为用户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一次咨询记录,对用户的健康进行持续追踪。

    微问诊App客户端显示,坐诊医生包括全科、妇科、内科、外科、骨科等,基本覆盖了所有科室。用户在微问诊平台上咨询后,还可对医生和药师进行评分和填写评论,为新用户的选择提供参考信息。

    打通就医全产业链

    当然,所有移动医疗平台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仅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短时间内,远程医疗仍无法取代线下医疗机构的作用。

    对于这一事实,罗安也看得十分明白,“互联网医疗并不是包治百病,而我们目前仅仅是给你做简单的诊疗和提供一些健康意见。所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作用,仅仅是把医疗边界扩大,把闲置的医生医疗资源都释放出来,同时可以作为辅助医院诊疗的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微问诊平台充当了‘赤脚医生’的作用。”

    尽管如此,微问诊仍有很长远的发展视野。据罗安介绍,目前微问诊的平台业务,通过上述院前、院中、院后三个不同层面,通过视频、音频的初步诊断,医生给予是否需要去医院进一步诊断的建议,用户只需要通过平台与合作的医院进行挂号、提取诊断报告等事宜,这能大大节约去医院的时间成本。

    后期,通过公司的可穿戴设备,检测血压、心率、疲劳程度等,未来进一步完善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后,还能有效进行慢性病的管理。此外,“微问诊”和“贵医云”平台,还能用于病人的健康数据管理及存储,为病人建立起就诊的电子档案库。

    罗安称,作为全国第一个自建医生团队的平台,微问诊目前平台医生、药师人数500余名,罗安的目标是未来能将其扩张至1000名,并希望三年内,平台累积的问诊人次能超过一亿。

    罗安表示,微问诊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基础医学、药学服务平台,目前已有成都、武汉、贵州、山东4大中心,未来能在全国再建4~5个中心,继续扩大医生团队和地推团队。

    据了解,目前微问诊已经与200多家医院展开了合作,微问诊在与更多医院合作的基础上,拟将平台打造成为平民化的家庭医生。在罗安看来,私人医生不应再是“奢侈品”,通过微问诊平台,用户未来每天仅需花费一听可乐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从问诊到健康管理的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谭浩俊:加息还是不加息 美国已陷入两难境地

    下一篇

    张敬伟:从注入资金到强化监管是“救市”的升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