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负面清单”,即是目前我国在自贸实验区内将不予开放和受限制的商业活动逐一列出,明确告知哪些领域,即哪些行业属于限制或禁止外商活动的领域,所有未列入清单的领域,经营者都可以进行。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纪伟
每经记者 纪伟
8月31日,《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汽车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对于深化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消除投资准入门槛进行了分析。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汽车体制改革还没有得到解决,汽车行业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准入,二是退出,三是适应创新型社会问题。”
“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实施准入管理办法,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思路方法。”刘世锦表示。
《报告》分析称,目前我国对汽车产业实施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更多体现了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业管理特征。在1994年和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都涉及投资准入管理,2004年颁布,至今尚未修改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延续至今、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存在的主要依据,这种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营资本的准入歧视,已经和汽车产业资本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及我国汽车产业贸易和投资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不适应。
刘世锦建议称:“三中全会提出了‘负面清单’,在汽车行业里能否也实行这项准入管理办法,让市场在汽车行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政府可以在节能、安全保护上进行管理。”
所谓“负面清单”,即是目前我国在自贸实验区内将不予开放和受限制的商业活动逐一列出,明确告知哪些领域,即哪些行业属于限制或禁止外商活动的领域,所有未列入清单的领域,经营者都可以进行。
据悉,目前国际上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种:欧洲国家、日本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政府实施的第三方型式认证制度+汽车企业自愿召回制度,整体是“严进宽出”。美国和加拿大在汽车安全方面实行汽车制度整体是“宽进严出”。
据了解,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产业。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汽车大国,如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政府主要关注产品准入管理,而不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批。而韩国、巴西、墨西哥等汽车产业后国家在全球投资自由化大潮下,基本放开了投资方面的管制,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性的汽车产业管理法律法规。
在中国,我国汽车产品管理制度借鉴了欧洲“严进宽出”的体制,但是我国目前国内企业质量、检测水平和生产一致性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大量民营零部件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还不高,短期内尚不具备企业自主认证和强制召回的条件;此外,我国缺乏欧盟各成员国众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另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86%。如果今年以7%的增长计算,2015年汽车销量约为2500万辆。但是目前,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江淮、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厂商发布的产能数据显示,其总量已经超过3000万辆。此外,大众、通用、福特等跨国公司也在中国也规划了庞大的汽车产能。这也意味着,国内汽车产能已经存在过剩的危机。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还称,除了要对准入门槛进行调整之外,通过修订和废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明确汽车投资审批的退出办法。
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汽车产能已经相对过剩,实现汽车产业升级或转型或仍然是当务之急,而淘汰落后产能,在汽车行业能实施兼并重组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