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邓州游子的“小确幸”:我乡愁的种种还在!

    2015-02-25 00:43

    乡愁是春风阁上高吟一首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乡愁是踩着爷爷的麦田疯跑,感受土地带来的温馨;乡愁是找寻小时候踏过的足迹,虽然那些田野已经变成了高楼,那隐藏着小秘密和小情怀的公园已经荒废。

    ◎周洲

    作为花洲书院(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前身)的“学童”,我梦里无数次梦到高中时代的种种,恨不能弄一只月光宝盒来,重复无数遍小学和高中时候。

    乡愁是春风阁上高吟一首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乡愁是踩着爷爷的麦田疯跑,感受土地带来的温馨;乡愁是找寻小时候踏过的足迹,虽然那些田野已经变成了高楼,那隐藏着小秘密和小情怀的公园已经荒废。

    昔日高中,今日景点

    我就读过的高中于1905年10月15日成立。它的前身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于1045年~1049年在邓州任知州时修建的讲经劝学之地花洲书院。

    犹记16年前,当我踏上这千年学府的方寸之地时,就有穿越到北宋的感觉。

    那时,范文正公祠就在女生宿舍楼的后面。范公当年植桂处,是一个清幽的小园子,从半圆形的石门进去,过一个小小的石拱桥,脚下是对称的两小片方塘,抬头望见四棵丹桂分立左右,分别对应着古香古色的四间屋子,前方是大堂。这个带有江南园林意味的小园子,想必是江苏吴县人范仲淹思乡时所建。

    这里夏天凉爽,冬季下雪后更是别致,一眼望去,总有一种“能饮一杯无”的怀古情怀上心头。

    我们总是在那儿路过。2000年时,这清幽雅致的小园子,被辟为我们的图书阅览室。只可惜那时课程表安排得有问题,体育课后直接就是阅读课。累得满头大汗的我,一踏进这凉爽的清幽佳地,没能入诗书,居然闻着丹桂的馨香,呼呼大睡。

    城墙如今也被列入花洲书院的一部分了。以前站在城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邓州全貌,一道护城河像腰带一样环城而建,也因此邓州城易守难攻。以前,这是早恋同学的幽会之地,老师们总是费尽心思拿着手电在城墙上四处探照,“棒打鸳鸯”。

    在我考上大学的2002年,这里便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能再用作他途。邓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花洲书院,挪走一高中,将学部和范文正公祠隔开,在范公祠旧址基础上,仿古而建,重添126亩,各类仿古建筑66座,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一道构成了现在的旅游景点。

    大年初二,我以为没有人查票,想要蹿进来,结果一进大门,不知什么地方钻出个工作人员,告知我门票30元。

    我觉得门票贵,嘟嘟囔囔地说,“当年修花洲书院时我还捐款来着。我是老一高中的人,不能免票吗?”看到没人理我,我只好不再丢脸,乖乖掏腰包。

    爷爷的地租出去了

    除花洲书院是我每次回家必游历之地外,另一块土地——爷爷的麦田,也是我例行“巡视”之地。

    城市里长大的我格外喜欢开阔之地。我喜欢奔跑在肥沃的平原地土上,看千里良田,褐绿相间,错落有致,袅袅炊烟,星垂平野,宛如一幅田园诗画。

    今年却没能成行。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他们已种不动地了。

    爷爷于2014年国庆节前后,将他的3亩半土地以每年400元的价格租给了他的一个忘年交。

    这块地上,如果种小麦和玉米,一年可以种两季;如果种辣椒和棉花,就只能一年一季。

    去年大旱,小麦亩产只有五六百斤,每斤卖1.1~1.2元。加上国家给予的每亩地100多元的补贴,除去一亩地百十元的种子费、40~45元的收割费、200多元(按一亩地需要施肥200斤来算)的化肥费用,每亩小麦收入为两三百元。

    爷爷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了。他们只好把地租出去,天暖和的时候在家里,跟三五好友聊天,做做轻省点的农活,天冷的时候轮流到他的几个儿女家过冬。

    央企的小公园荒芜了

    我外公是某央企的老干部。上世纪60年代,这家央企落子在邓州市。

    邓州市到现在为止,虽然南边新近建立了开发区,但一直都没有多少重化工业,以小商贸为主,最多的就是各色餐饮和小服装店。这家央企成为邓州市的重要工业项目,利税和土地规划跟市里无关。

    我外公在1987年前后,于央企内部露天游泳池旁规划修建了厂里的小公园。我那时候天天往小公园里跑,记得修建公园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清瘦的老翁,我管他叫“刘爷爷”。刘爷爷拿着砌子,一手修起了大象滑梯、转盘、池塘、凉亭,开凿设立了小桥流水。

    这个古香古色的小公园修建后,我的童年就在这儿度过了,不是在里面畅想“巡游”,就是在旁边的游泳池里欢实,当“浪里小白条”。

    那时候,邓州市的大众娱乐设施匮乏,这家央企有医院、有游泳池、有小公园、有学校,所以邓州市民也来游玩。

    如今,这个小园凋敝了。

    不过,这里隐藏着我和同伴们互相倾诉喜欢哪个小男生小女生、讨厌哪个老师的秘密。

    这里还是很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暖风何时吹进那片农场

    下一篇

    漂泊在外,才知面香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