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决策层频赴东北 问诊国企“顽疾”为改革铺路

    每经网 2014-12-16 09:07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近两月来,不止一个部门远赴东北多家央企调研。

    根据12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消息,本月初,该委振兴司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专家团队赴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联合开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深化改革专题研究。

    据了解,在这之前的两个月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改革专项小组就已经开始组织密集调研,分别奔赴央企和地方调研。

    调研团实地考察问诊东北国企改革

    今年8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意见》的新35条,打开了东北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窗口。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多个部门派出相应的调研组,专门奔赴东北三省调研。

    以上述发改委12月初的调研来看,调研组分别在长春市、哈尔滨市分别召开了专项座谈会,听取省直部门及有关地市关于国有经济运行、国企改革进展、主要困难问题、深化改革计划举措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其中,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地市国企改革情况和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一汽集团、哈电集团、黑龙江北方工具、哈药集团、哈尔滨第一工具和牡丹江恒丰纸业等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

    下一步,调研组将系统梳理2003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 国企改革的做法、成效及遗留问题,摸清国企现状,找准当前关键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深入推进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提供支撑。

    记者进一步从黑龙江人民政府官方获悉,10月底时,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为组长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小组一行8人,亦曾专赴黑龙江,就国企改革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为期3天的调研。至于调研目的,是深入了解该省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剖析体制机制原因,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中央研究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提供参考。

    欲破国资国企改革顽疾

    记者获悉,在多轮调研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是,东北传统国企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国资人士对记者表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发展存在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可行的路径之一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拿出本级国有企业部分股权转让收益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专项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

    正如沈阳机床集团宣传部长黎先东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所言,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是国企改革涉及到的很多根本东西还需要推动。很多政策刚出台,地方怎么推动,还在酝酿摸索期。

    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国有资产分布较广,在全省96个行业中,国有资产分布在70多个行业,由于不同领域国有企业担负着不同的功能,黑龙江省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功能类、竞争类企业,并探索分类监管。在黑龙江发力推进分类监管即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为打破体制机制方面的固有问题,在产权改革方面,上述国资人士建言,可尝试盘活存量资产和引进增量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比如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方式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老工业基地实现调整创新。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东北的国企改革相对较慢,东北三省能源、钢铁等行业基础雄厚,转型升级动作比较慢,现在强化混合所有制可以说抓到要害之处。

    在李锦看来,下一步东北国资国企改革突破点一是对于资源型和制造业企业重组,成立大的企业集团,通过混合所有制方式放下包袱,形成新的优势;二是垄断性企业进一步向民资开放,特别是在石油、铁路等企业向民资开放;三是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项目和资本投入上给予政策支持。

    上一篇

    强势美元压制金价

    下一篇

    财政部PPP示范项目首次签约 主推混合所有制模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