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认为,BITT是从中美BIT到建立难度更大、标准更高的中美自贸区(FTA)的重要过渡。除了东盟十国主导的RCEP亚洲路径、美国主导的TPP路径之外,通过BITT框架下的努力,或形成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路径。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推进中美BITT谈判,我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而且意义重大。”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张晓强10月29日表示。所谓的BITT谈判,即是在BIT(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基础上,加上了贸易协定(Trade)这个T。
国经中心认为,BITT是从中美BIT到建立难度更大、标准更高的中美自贸区(FTA)的重要过渡。除了东盟十国主导的RCEP亚洲路径、美国主导的TPP路径之外,通过BITT框架下的努力,或形成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路径。
是中美自贸区的重要过渡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BITT倡议,是国经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今年7月22日、23日举行的第六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提出的。中美经贸关系一直被喻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2012年,在中美工商领袖与前高官对话会第三轮会议上,中美与会者提出了开启中美自由贸易区谈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时至今日,虽然中美双方已建立了9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但阻碍两国经贸关系的实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中美之间的合作目前更多的是对话性的平台,而非制度化的机制,解决问题的成效有限。
国经中心《中美FTA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缺乏制度保障,无疑将影响中美长期合作的稳定性、可预见性。而中美自贸区的构建,将会使双方的经贸关系驶入制度化轨道,最终为中美双边关系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和保障。
但是,直接建立自贸区并不容易。“从涵概的问题看,BITT比高水平的FTA要小,但是它能够涵概中美经贸的关键领域。”张晓强介绍道,建立中美自贸区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中美双方尽快完成BIT谈判;第二步,在BIT的基础上,加入贸易协定的谈判,争取尽快启动BITT谈判;第三步,在BITT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中美FTA谈判。最终推动亚太地区实现区域一体化,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