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德州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德州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山东德州格外惹眼。
这不仅是因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至少两次就德州推进城镇化作出重要批示,更是因为李克强近日实地探访德州,就当地进行的“就地城镇化”进行调研。
那么德州的城镇化到底有哪些亮点?全国其他市县能否借鉴学习其模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
NBD:德州推行的是农民就地城镇化,您认为“德州模式”有何独特之处?
满春重:应该说,我们突破了传统城镇化的路径依赖。“德州模式”,走的就是传统农区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2008年以来,德州市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社会参与、依法依规、梯次推进”的原则,将“两区同建”作为二者的结合点,首先我们一手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手抓农村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这“两抓”,加快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加快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提高了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有378个,30万户农户搬入了新社区,同步建设的农村产业园区有876个,40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农民收入中的45%以上,来自农村产业园区。
按照德州市2013年至2030年的农村新型社区布点和产业布局规划,要保持农村新型社区适度规模和产居融合,力求做到人口规模与产业容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协调,一般安排5000人左右为一个社区,乡镇驻地要达到1万人以上。大社区融合大产业,这也是德州城镇化特色。
NBD:在城镇化进程中,您如何理解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进?
满春重: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产业园区是“两区同建”的保障和支撑,要有可以充分容纳农民就业的高效益园区,才可以使农民得到稳定收入来源的途径,才能使农民在新社区住的踏实,所谓“乐业、安居”。在一些只有土地实现了城镇化、人没有城镇化的地方的实践中,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耕种十几亩、几十亩土地,就很难在社区生活下去。为此,要十分重视对产业园区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不同,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只有发展工业化,才能给劳动者带来就业空间,要留住劳动者,就要使他能就业并有满意的收入,否则劳动者来了很快又会走,而工业化的发展,还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出来。德州推进“两区同建”,其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农区里的各种固有边界,如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边界、乡村与城市的空间边界、农民和工人的职业边界。
NBD:城镇化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按照德州市的规划,每年需要规划10万户农户进入新社区,成本和资金的情况是怎样的?
满春重:首先,就地城镇化不同于以前的让农民进到城市里去的城镇化模式,优势之一就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推行。“两区同建”,其规划本意是建设有产业园区作支撑的居住新社区,人口规模较大,但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按照生态型城镇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与居民社区实现一体化,将会建成“产居一体”的新市镇,而非一味驱赶农民进城。
德州市地处鲁北平原地区,农村普遍宅基多、院落大,空心村现象较为突出,100多万户农户的户均宅基占地达到了1.5亩,而全国是1.1亩,国家有关规定是0.4亩,这样全市8319个村庄改造完成之后,将节约出100多万亩的土地,在土地增减钩挂项目申报规模、审批程序等方面,我们争取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进行了政策创新,市政府筹集资金62亿元,通过有偿统筹县市区土地挖潜指标,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钱从何处来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资金筹集问题上,我们坚持多条腿走路,一是政府补贴资金,通过土地挖潜和增减挂钩、土地级差收益补贴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二是用好政策性资金,这包括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以县为单位,整合捆绑使用,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三是发展PPP模式,采取商业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BT模式等,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两区同建”中来;四是争取信贷资金。2012年我们争取到了国开行的信贷资金30亿元,2013年我们被国家农发行列为全国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试点,每年特别授信5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两区建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