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京派地产成都表现温吞水 水土不服还是思路需转变?

    2014-07-11 11:0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成都

    一直以来,京派地产素以“硬朗”著称,华远任志强、首创刘晓光、SOHO潘石屹、万通冯仑等均出自这一派系。随着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京派房企在成都的战略已经大不相同,首创、万通等老牌房企拿地较少,目前已逐渐没落;金隅大成、北大资源等新锐房企正低调进驻成都市场,影响力逐渐扩大;而中海、中粮等央企却在楼市调整背景下逆势扩张。

    有人低调磨合,有人高调扩张,京派房企在成都的表现迥异。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首创置业入蓉8年来,截至目前仅有4个项目,但开发已接近尾声,至今未见拿地迹象。万通地产成都立体城市至今未动工,合作项目万通中心也已停摆。阳光100置业在成都的米娅中心项目也不温不火。

    成都业内人士认为老牌京派房企一直“水土不服”。如今,银泰集团、金隅股份、信远地产等京派新军集中入蓉,但却相对低调。中粮、中铁、中铁建等京城央企自恃财大气粗,仍在激进扩张。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无论是从京城出发的央企,抑或地方国资房企,甚至民资房企,在楼市加速调整的当下,都应摒弃向土地要利润的传统开发思路,而要向产品、资本、管理和品牌要利润,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老牌京派房企成都“没落”

    早在2006年,首创置业首次进驻成都,在如今的成华区建设路商圈附近开发了首个项目 “爱这城”。彼时,成都地产界惊呼,京派地产大鳄来了。实际上,这个项目就是北京“爱这城”的复制品。

    次年5月,首创置业在全国疯狂拿地19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位于成都市东三环成渝立交旁的“首创国际城”项目,总占地7.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耗资4.26亿元。

    2007年8月底,首创置业继续加码成都,一举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拿下2宗地块,总耗资超过7亿元,增加土地储备93万平方米,这就是后来入市的首创东公元和万卷山项目。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首创置业2013年报发现,截至去年底,除了万卷山部分在建项目之外,其他3个项目已全部竣工。现在,首创置业在成都再无新增项目。

    媒体质疑首创置业在成都水土不服,开发思路和产品设计照搬复制北方模式,跟成都消费理念有偏差。

    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首创该用的关系也用得差不多了。纯京派房企做得很差,原来靠关系拿地,现在对二三线城市比较悲观,而一线城市拿地太激烈,他们根本抢不到地。”

    除了首创置业之外,包括万通地产、阳光100置业等京派地产在成都楼市似乎已沉默许久。早在2011年,号称打造中国“铁狮门”的万通地产拟通过总募资18亿元地产基金撬动开发成都立体城市项目,但其启动工作至今不了了之。早些年,万通地产曾与成都本土的中国成达集团合作开发“万通中心”项目,却因各种原因被迫告吹。

    阳光100置业早在2007年已进入成都,当时主要参与成华区土地一级整理,但在相关地块出让之时,半路却杀出香港信和集团,最终只好抱憾而去。

    自此蛰伏三年后,阳光100置业最终在2010年出手抄底成都拿地,耗资5亿元,楼面地价仅为周边房价1/3,但至今仍在开发“米娅中心”这个成都唯一项目。

    至今,老牌京派地产在成都几乎没有新的土地储备,首创置业、万通地产等在全国尝试轻资产转型,但其运作成效至今仍未获得投行的一致认同。

    新军入蓉“低调”磨合

    与老牌京派房企继续潜伏不同,京派新军自去年以来在成都土地市场尽显“新气象”。

    据了解,今年2月底,来自北京的金隅大成地产以楼面地价4550元/平方米,拿下成都市武侯区新双楠核心区一地块,总占地面积105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京城房企引来成都地产界的强烈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3月15日,武侯区相关领导曾专门会见过金隅大成地产副总经理、成都公司总经理李海波,会谈内容正是洽谈投资事宜。

    实际上,早在2011年11月,金隅大成联合成都通洋投资曾以350万元/亩拿下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116亩土地。其中,金隅大成控股这个名为“大成郡”的地产项目。

    截至目前,除了金隅大成之外,北京城建、信远地产、北大资源、通用地产、中筑置业等京派新军已悉数入蓉。

    记者观察到,当初那些老牌京派房企入蓉之时,楼市还处于上升期,但如今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竞争格外激烈。这些京派新军开始汲取前车之鉴,通过与本土房企合作或寻找本土代理等多种方式介入开发项目,来适应成都楼市多元化的消费习惯。

    金隅大成方面透露,早在2012年公司原定要拿下双流西航港的二期用地,但最终未能如愿,整盘方案被废弃,修改后的方案按照北京大成郡在成都复制,同时根据成都市场特点确定了更加明确的产品定位。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北大资源成都溪山樾项目。2012年7月,北大资源集团以160万/亩底价首次布局成都,入驻牧马山高端别墅区。这个号称“学院派别墅”的高端项目在几个月前已经封盘,正在整改升级。

    央企逆市“高调”扩张

    与纯正血统的京派房企略有不同,从京城出发的央企地产巨头们一直是成都楼市的主角。

    2013年8月,中海地产合并中建地产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中海地产作为深耕成都十多年的央企地产巨头之一,自2009年以来开始转型以高端产品开发,成为成都楼市“刚需为王”中的一朵奇葩,其盈利能力也远超行业标杆万科地产。

    截至目前,中海国际社区、中海城南一号、中海城南华府等高端豪宅已成为当前成都豪宅的标杆作品,同时还全部持有80万平方米的中海国际中心商务写字楼项目,开创了成都高端写字楼纯租赁模式。

    不过,在成都透明房产网的统计排名中,原本排名靠前的中海地产在2013年却被挤出了前10强,即便是单盘项目也未进入TOP10。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地产在成都已有一年多未有新增土地储备。

    除了中海地产走稳健路线之外,像中铁建地产、中粮地产等央企巨头仍在逆市高调扩张。

    去年7月10日,中铁建地产力压万科、保利、华润等实力房企,以超过21亿元拿下成华区北湖一幅地块,总用地150亩。

    成都房地产界多位资深人士表示,这预示着央企地产复兴成都战略,借助拿地补仓的机会,继续争夺楼市话语权的一次亮剑行为。

    去年底,中铁建地产在成都高调举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全面启动“城市综合价值运营商”发展战略,将以北京为中心,西南和华南为重点,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区域的地产开发布局,还确定了高端精装产品线,精致刚需产品线定位策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科地产成都公司总经理张晋元:互联网精神就是客户精神

    下一篇

    “中粮系”成都激进扩张 欲借私募输血重归一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